20万“蚁族商户”蜗居大武汉 为省租金夹缝中求生
2014-03-07 21:52:53 来源:汉网

来源:荆楚网

日渐高企的铺面租金和转让费,让做小生意的商户们越来越头痛。

年后,在商铺门面转租转让的高峰时段,江城的小商户们为减租减负高招频出,出现了形式多样的合租方式。

在城市里,为节约房租,选择合租的年轻人,被称为“蚁族”;同样,为节约成本,选择合租门面的商户们,我们可以叫他们“蚁族商户”。

蚁族商户虽小,多少也算是个老板。据保守估计,在武汉,这样的小老板少说有20万人。

租下别人店里的空墙面

批发市场日渐流行租“挂面”

月初,记者走访武汉多处小商品批发市场发现,很多店铺门口都挂着“出租挂面”的招牌。何谓“挂面”?一打听才知道,就是店铺空出来的墙面。

一面墙也能做生意?您还别说,眼下这样做生意的还真不在少数。

在汉口友谊南路一家辅料批发市场内,挂出“出租挂面”广告的鲁老板告诉记者,对刚刚起步的创业者而言,挂面如今异常抢手。

“挂面对于租客来说,最大的好处是便宜。当然,对于我们出租的人来说,也能创造点利润。”鲁老板称,“出租挂面”的店家一般都是“热灶热锅”,可以给租客们顺便介绍些生意或熟客。

在汉正街附近几家鞋城,记者看到了同样的情景。这里不仅有可供出租的外墙挂面,就是店内的挂面也有人出租,更为奇特的是,连挂面也可以几个人合租。

记者在该地浙江鞋城内了解得知,这里的众多小门面年租金在十万到二十万之间。这里的挂面租金也相对较高,少数黄金地段,一个挂面年租金甚至已高达四五万元,因此合租挂面的情况并不少。

记者在此采访了一名在过道里合租挂面摆摊的李女士,她以一年2.8万元的价格,租下了几平方米的墙面。“我们两个人合租的,租金平摊下来,一人一天不过三四十块钱。压力轻了,做生意也轻松多了。”

相对于外墙挂面,店内的挂面似乎更受青睐。在大兴路鞋城老市场内经营多年的张老板告诉记者,自从边上鼎力鞋城拆了后,他这市场里的外墙挂面就成了稀缺资源,所以,不少商户索性将自己店内的挂面也拿出来出租。

一人做白天 一人做晚间

一家小店两人接力“白加黑”

除了挂面,“黑白租”如今也十分流行。所谓黑白租,是指一些店铺由两房东分租白天和黑夜,分班经营,达到房租减半的目的。

日前,记者在武昌粮道街一巷口看到,一家卖水饺的小店生意红火。小店虽只有五六个平方米,门口却比较宽敞,饺子摊几乎都摆到了门外。只是,这家饺子店最里面,还有许多自行车零件和修理工具。卖饺子的陈女士解释说,这里白天是修车店,晚上是饺子铺。

陈女士来自鄂州,是一名上班族。有了孩子后,开销变大了,她就想着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本钱有限的她无意中发现这家修车铺每天天没黑就会关门,于是就找到老板商量,租下了门面晚上的使用权。“我每个月只给几百块钱,也帮修车铺省下了约1/3的房租,晚上空着还不是空着,做小生意的谁不想省点。”陈女士告诉记者,虽说卖个饺子也能露天摆摊,但做生意还是感觉有个铺面稳当。天气不好有个躲雨的地儿,顾客对有门面的店也放心些,回头生意多点。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这样的“白加黑”门面并不少见。在武昌胭脂路,有家小店白天是改衣铺,晚上则卖鲜榨果汁;还有不少卤菜摊、烧烤摊也是寄居在路边各类小店里,夜间经营。

90后小伙杨阳是在校大学生,为了减轻父母负担,他去年初以每月租金500元与一家补衣铺合租,经营时间是晚上7点至次日早上8点。他告诉记者,其实每天到12点左右就可以打烊了,所以基本不会耽误学业。说起盈利,杨阳很满足:“除解决了个人开支外,去年还存了八千多元呢!”

店铺化整为零 一户一格经营

格子铺内众租客共担房租

“现在的格子铺真是越来越流行了!”上周,在武昌民主路,一名店家这样说。

记者注意到,这家店的货柜都是一格一格的,大小相同,每个格子里都摆满了如头饰、手机配饰、家居小饰品等各类小商品。这些格子都是租给别人的,老板只管代卖和收租。

格子铺的好处,在江汉路租格子卖货的小芳深有感触。她本就开了一家淘宝店,平时进货时难免看走眼,总会有些存货需要处理,于是就想到了格子铺。“不但租金便宜还有专人代卖,像我这样还有别的事要忙的人,也就乐得当个甩手掌柜了。”

其实,格子铺对于店老板来说,收益也十分可观。在武昌司门口开格子铺的张小姐表示,以前生意不好时,房租压得人抬不起头来,后来改成格子铺后,不仅缓解了压力,租客们的精美商品,还带动了自己的生意。“顾客看见你家商品多,呆的时间也多啊。”张小姐感慨道,每月替租客们代卖商品的提成,就已经够她交房租了。

另一家格子铺里,租客李女士是个DIY高手。她租的格子里摆放着的都是手工制做的布艺手机链、小卡通挂件,还有一些布艺发饰。据格子店老板介绍,李女士的作品很受欢迎,不仅做工精细,每个还都不重样。店里像李女士这样的租客有几家的话,来的顾客都多一些。

眼下,网上的格子铺也热了起来。一家网店的老板周小姐称,在网上开格子铺,货源可在网上分销采购,然后发布链接即可,一来少了租金,二来也不必掏本钱压货。据多家格子铺店主透露,很多租实体格子铺的租客也是网上格子铺的租客,他们的货即使在实体格子铺卖不了,也可去网上卖。所以,脚踏两只船的租客比比皆是。

小生意遇淡季 出房租出不起

多名短租客错位共用一间房

最近一年来,您是不是经常会诧异,昨天还在卖烤鸭的店铺,今天就开始卖螃蟹了,再过几天,它又变成了卤菜店?

按说,生意是守出来的,固定经营才会越做越红火。不过,有些老黄历也许要改改了。眼下,还真有些生意不需要长期固守,有些生意,也不是一般人守得起的。那些三天两头变脸的小店铺,其实是一些短租客们在抱团经营。

这不,记者昨日就在汉阳钟家村北城路上看到,一家店铺的招牌上写着“飘香爆烤鸭”几个大字,但店铺里竟然看不见一只烤鸭,门口架着口大锅,挂着“米花糖”的招牌。是新租户懒得改招牌吗?

原来,这家店的现任老板叫陈建军,他的米花糖生意是去年10月才开张的。老陈告诉记者,这家店去年3月份被一个老板盘下卖烤鸭,8月底换成了一家甩卖清仓尾货的。“但他只做了一个月就走了,所以我是第三任老板了。不过,我今年5月份也会走,因为大家租期都很短,后来的人也都懒得再换招牌了。”

为什么会租短期门面?老陈称,烤鸭是上半年生意好,而他这米花糖却是下半年旺。各取一段,都不用负担淡季房租,这也算是一条减轻负担的路子。“别看这门面小,一个月租金也要三四千呢!”

无独有偶,汉阳西大街上一间不大的门面,卖的虽然是包子,招牌却是“洪湖螃蟹”;汉口胜利街上一家招牌为“冰棍批发”的店子,眼下也正在甩卖床上用品……

对于怎么找人合租短期门面,卖烤鸭的刘师傅颇有心得:季节性强的商品,红火一时的产品,一般都做不长。先搞清楚哪些生意有可能和自己的生意旺季错开,而且场地要求相当,就可以去邀请合租了。

短租的流行,为常年做龙虾、螃蟹批发生意的郑老板省了不少心。“我们这生意季节性太强,以前还可以不租门面和城管打打游击,现在管得严了,没个固定场所实在是不好做生意,但租个门面吧,一年要空半年,实在划不来,所以,短期合租自然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毫无疑问,蚁族商户们抱团取暖的各种合租高招,确实在房租渐涨中为他们带来了“减租减负”的效果。

然而,种种合租高招的背后,个中苦楚和引发的问题也并不少见。人与人之间的诚信、经营中的局限性、管理上的无序性、门面的消防隐患……都是顺势而出的一道道难题。

随时可能被毁约

蚁族合伙人面临诚信危机

在大兴路银河鞋城内卖女鞋的李女士,曾经做过三年的“挂面”生意。促使她自租独立门面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感觉“挂面”经营始终难上档次。“再好的东西也卖不出价,更不可能留住回头客。人家就觉得你没实力,信任度不高,所以这个门面费啊,钱省得也心酸。”

而让“挂面”租户周老板惴惴不安的,是始终缺乏的“安全感”。“如果是和批发市场、商城签合同,租户权益都是比较有保障的,毕竟市场面对的是成百上千家租户,管理更规范。比如门面租金不会随意涨价;租赁合同到期续签,当前租户是有优先权的。”周老板说,“挂面”租户多是与私人老板签合同,保障度有限,租金价格达不成一致、销售商品有冲突、甚至一场口角之争,都使“挂面”面临随时被收回的可能。

而出租“挂面”的商户也并非全是赚的舒服钱。在汉阳郭茨口一小区做生意的刘老板,决定明年收回自家店铺的夜间“使用权”。刘老板是卖文具小百货的,去年老伴将门面夜间租给别人卖烧烤,虽然每天关门前他都会将自家商品收拾好,还会用带锁的竹帘围好。可每天早上来开门时,店内充斥着的浓浓油烟味实在让人揪心。“每天都要花大把的时间做卫生,时间长了文具店里很多商品的包装明显泛黄显旧。细算下来,夜晚出租赚的钱还不够补贴处理卖相不好的商品差价。”

而在汉阳钟家村做生意的明师傅决定不再分租的原因,是被分租户“摆了一道”。他店内主营家居饰品,因为住得远,每天关门也早,因此去年把店铺的夜间“时段”租给了一位本地人卖小盆景,心里想着既能赚钱,晚上还有人看门,挺划算。岂料不久以后,有熟客却告诉他,他家同款桌布晚上比白天要卖得便宜。一番调查后,他这才明白,夜班租户晚上售卖他家同款商品,价格还更便宜。

一证多用甚至无证无照

“游击销售”缺乏市场监管

记者在多处调查发现,不论是“短租客”还是挑土的“分租客”,很少有人会去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因此,在一些分租店铺,无照经营、证照不符等问题十分突出。不少市民也对此现象存疑:这种“游击销售”模式是否合规?

记者在汉阳钟家村晴川巷的采访遭遇或能说明些问题:一家营业执照上标注经营范围为水果零售的店铺里,却一个水果都没有,卖的全是蔬菜,卖菜者回答只有三个字:“不知道。”理由是,执照不是他办的。

昨日,在汉阳钟家村北城路,记者发现一家春节前还在炸圆子的门面,现在已改做炸鸡柳了,但“黄陂炸圆子”的招牌依然高挂。“你家有执照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店家往墙上一指,挂在墙上的营业执照下还有卫生许可证,经营地址也相符,经营范围写的是“散装食品现场加工”。当记者想看清后面括号内的明细项目时,却遭遇阻拦。经了解得知,现在部分房东在办理营业执照时就已为短租做好了准备,如此一来,张三来包粽子,李四再来卖烤鸭,都能“一证多用”。

对此类问题,武汉市工商局相关人士的说法十分明确:无照经营或是证照不符,一经发现肯定会面临处罚甚至被取缔。不过,该人士也坦言,此前政策是,能进行物理分隔的商户都可以分别办理执照,但眼下的新情况显然不属此例。

而据记者多方了解,此前对一个执照多人使用的情况,只要经营项目符合且办照者认账,工商部门都视同经营者在为执照办理者打工。而依此看来,分租双方在执照问题上都存在较大风险。如跨项目经营,双方都会面临处罚。可即使经营项目未超出执照内容,那也不是平安无事:执照办理者如果允许转租者使用自己的执照,那转租者出了问题,执照办理者将会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法律风险;如果转租者没有得到授权,不仅要承担经营责任,还将面临随时被取缔的风险。

乱摆乱放侵占周边通道

消防卫生安全存隐患

分租经营带来的困扰,除了苦楚,还有乱象。上周,在友谊南路双隆服装辅料市场内,记者听到不少逛街市民边逛边埋怨:“过道不像过道,店铺不像店铺,真是太乱。”在这个市场可以看到的是,过道里穿珠子、整理衣服配件材料的人比比皆是,一些手推车乱摆乱放,给人感觉楼道就像是个回收站。

而在大夹街服装批发城里,记者看到连过道墙壁上也都密密麻麻挂满了衣服,以至于有人调侃:“就算是邻居,要想说点事,还得起身出门绕几道弯,否则根本看不到人。”服装城五街的一位周老板无奈地告诉记者,自己是正规店铺,但门口也常被堵得水泄不通,“迫切希望能有人来管管,每回来进货都得挤出一身汗。”记者观察发现,服装城内打货进货多是大包蛇皮袋包装,很占位置,加上市场过道本就很窄,而且到处都是挂面店铺,所以要想从这里轻松走路都不容易,如果再遇上几个堵在路上的推车不走,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还真是插翅难逃。

除了商城内的分租店面,一些临街挂面租户出店占道也是常有的事。城管来了,四处逃散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李女士说,每到街道有消防、卫生检查之类的行动,自家的“挂面”生意就得歇业以应付检查。

蚁族心声

为省租金 夹缝求生

●夜班生意好不好做?前文卖饺子的陈女士连连摇头——

我们老家在鄂州,家庭条件也不好,以前还能将孩子托给老人照看,夫妻俩来汉打工赚钱养家。

现在老人身体越来越差,孩子也到了要上学的年纪了,只好将孩子带来武汉。租房要钱,生活要钱,孩子读书更要钱。我老公在一家小公司做业务员,业绩好时每月也就三四千元,淡季才两千多元。

我自己就是个高中毕业生,以前还可以找个地方当营业员,每个月赚个一两千元,一家人勉强够用。现在孩子读书,我得接送负责孩子吃饭,找工作不可能了,不做事呢一家人又缺衣少吃。加上家里老人看病也要钱,但要让我去租门面做生意,哪里租得起哦……

●说起为什么要租挂面,年近五十的老范跟记者说起了心里话——

我以前在大兴路鞋城做了8年帮工,虽说每月工资有三千,但每天回去骨头都快散了。年轻时没感觉,年纪大了真是吃不消。

像我这样的中老年人,再想找轻松事不太现实,回家养老更不可能。我两个儿子还在读书,不说为他们攒多少,起码要尽心,我还准备将来在老家给他们做栋新房结婚呢。

思前想后,去年就开始做起了“挂面”生意,一来租金便宜,二来比做帮工轻松点,不用整天搬货,货就在原来认得的一些老板家里拿着卖。没别的心愿,只希望自己身体好,多做几年!

记者手记

蚁族商户办照期待破题

市场自有其法,新问题的出现并不可怕。这至少说明,我们的市场主体正在吐故纳新,顽强发展。

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者,该如何顺势而为,研究制定出更好的管理方式和办法?

一禁了之,看似最简单也最有效,但会让众多蚁族商户失去谋生发展之路。

禁不如疏,是古人早有的智慧。如何更加细致地管理,将各种新生经济体纳入有序管理,为众多渴望勤劳致富的蚁族商户们服好务,保好驾,才是管理者解决问题的着力点。

本月初,根据国务院、国家工商总局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省已经开始全面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市场主体设立门槛,还权于市场,还权于市场主体……

省工商局局长刘源超也曾表示,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活跃市场经济的根本就在于活跃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数量越多,质量越高,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就会越强劲。

采访中,有不少蚁族商户表示,也想过办执照,但往往卡在一个地址不能办理多个执照的规定之上。时值我省“一址多照”新政已经推出,我们期待着,管理者能在此契机上,为蚁族商户的缺证少照率先破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