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益播报
公益汇
爱心汇
进社区
爆料官
公益咖
武汉慈善
希望工程
武汉残联
创新创业
见义勇为
新闻
娱乐
旅游
武汉晚报
食品安全
法治武汉
退休学堂
首页
>
武汉资讯
> 正文
擦亮创新底色,汇聚前进动能,大学之城踔厉奋发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10-17 16:28:00
来源: 洪山大学之城
调整字体
分享
000
以大学之城闻名的洪山区,不仅是全国科教资源三大密集区之一,还是武汉市中心城区中面积最大、全市常住人口总量最多的城区。坐拥35所高校、60万大学生、65个国家重点学科、1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优势赋予洪山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长江之畔,南湖之滨,以大学之城闻名的洪山区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年来,洪山科技实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17倍以上,总量位居中心城区第一。承担生物育种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的洪山实验室加快建设,全省首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落户洪山,武汉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融创智谷、创意天地、烽火创新谷等创新园区蓬勃发展,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已成势见效。
十年来,洪山经济发展持续加快。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门槛,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之势,经济总量站稳“千亿产值、百亿财政”重大台阶,综合实力跃居中心城区前列。地区生产总值每年增速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特别是2019年、2020年位居中心城区第二位。目前,全区市场主体已达16.8万户,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十年来,洪山城区面貌发生蝶变。三环线以内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累计完成各类征地拆迁1100多万平方米,城市化率达97%。5条地铁建成运营,5条地铁正在建设,城市骨干交通功能日趋完善。新改建道路550公里,打通了一批交通堵点,交通路网逐步完善。多个水务重要项目、重点工程相继完成,水环境治理取得突出成效。
十年来,洪山民生福祉显著改善。财政资金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未来,洪山区将紧紧围绕建设高品质大学之城和高 质量创新 发展的核心动力区的目标,聚焦科教优势转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区品质能级、深化改革攻坚、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社会治理效能,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以昂扬姿态奋力书写新时代洪山发展新篇章。
聚合创新力量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华中科学生态城(效果图)目前已开始全面建设
2018年,洪山区生产总值达到千亿元,首次突破“百亿财政”大关,正式迈入“千亿区”行列。2021年,这一数字上升至1131.54亿元,较2012年实现翻倍增长,年均增速8.1%。
回望过去,洪山区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打造经济城区“两个升级版”为目标,经济增长实现新跨越,产业结构持续升级,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阔步迈入新征程。
●提升产业层次 经济结构不断升级
2020年6月11日,洪山区重点招商引资的武汉智联创星中心项目正式开工。作为全市中心城区首个享受“承诺即可开工”的项目,审批时间从原本的41天减至3个工作日。今年3月,距开工不到2年时间,项目便竣工交付。5月27日,湖北三宁集团总部基地项目入驻该中心。
洪山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说,武汉智联创星中心项目定位为服务于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等主题产业综合体,力争成为武汉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的重要引擎、中部创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示范平台。“快审快批”之变,正是洪山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层次提升的一个缩影。
立足新发展阶段,洪山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高耗能、低附加值产业逐步被第三产业替代,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四分之三。产业发展联链集群,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以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如今,洪山区产业转型升级已经进入快车道。杨春湖高铁商务区、青菱生态科技新城加快建设,有效突破了制约区域发展的最大功能瓶颈,全区上下加快推进区域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总规模达25亿元的引导基金,打造三大文创产业园,初步形成了“一中心、多园区”创意产业集聚区,着力促进假日经济、夜间经济、楼宇经济等新业态繁荣发展,培育出维佳佰港城等6个核心商圈。
●优化创新生态 双创平台亮出品牌
今年4月,驿宝通科技、云登未来等6家企业集中落户洪山人工智能大厦,为区域产业发展再添新引擎。作为洪山区率先探索“一站式”服务的试点楼宇,洪山人工智能大厦共引进省市级创新平台4家,聘任创业导师13名,金融、法律、财税等专业服务机构8家,目前在孵企业超100家。
近年来,洪山区打造创新创业的梯次化企业培育路径,实现“大学生创业特区—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科创楼宇(园区)”培育模式。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类众创孵化平台50家,其中科创楼宇(园区)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12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4家;众创空间23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6家;大学生创业特区11家。孵化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和团队2100余家。这些众创孵化平台和资源已经成为洪山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的主要阵地。
科创园区(楼宇)作为梯次化企业培育路径的最高级,实现科技产业聚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目前,烽火创新谷、融创智谷、武汉创意天地等产业聚集型创新科技园蓬勃发展。2021年,武汉创意天地产值增速达到14%,青菱生态科技新城规上工业产值增幅达到60.17%。截至目前,共培育上市企业4家,2022年省市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17家。
●坚持科技赋能 高新企业量质齐升
“机器手”设备连接在一起,智能小车按照预先设置好的生产指令,自动往各个产线上运送着生产物料,不仅更精准,效率也更高。如今,在马应龙药业的生产车间里,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
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场景下,传统车间“蜕变”为智慧工厂,高端装备产业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2021年4月,洪山区推动全省首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成功落户洪山。今年5月,“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在它的帮助下,一批传统企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
推动“科技+文化+社区+服务”如何创新融合,洪山区也交出新答卷。作为科创新地标的华中科学生态城将打造以引入高新科技等为主的“产学研”一体化第四代产业园,关注区块链、云平台、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高新技术,探索出产城融合创新模式。武汉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力推进产研院创新融合,在燃料电池核心材料与关键部件等领域拥有诸多国际国内领先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
2019年洪山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以来,多措并举加大企业培育力度。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860家,数量位列全市第二、中心城区第一,到今年底将突破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将进一步赋能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区校深度融合 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融创智谷园区,与校区、社区融合发展,为大学之城发展注入新动力
35所高校,约60万大学生,区校融合十年路,洪山区以推进大学之城“十五大工程”建设为中心,坚持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推动区校产学研、公共服务、人文、党建“四个融合”,不断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的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优势。
● 科技成果转化 跑出创新加速度
今年5月,一粒小小的玉米种子给崇阳隽青家庭农场负责人程艳带来惊喜,出自洪山实验室最新成果之一的“华黑甜糯1号”上市不到3天就销售一空。作为以中心城区命名的湖北实验室之一,洪山实验室整合省内外优势科研力量,打造生物种业战略科技力量,助力建设“武汉·中国种都”。
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洪山区积极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结合的技术转移生态体系。近五年引导社会机构开展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68场,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377项。50多家科技型企业与10多所高校合作累计建成产学研平台71个。
主动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携手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辖区高校,以政府“搭桥”、高校与企业“牵手”的方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021年,洪山区“大学之城技术转移联盟”成立,为科技成果搭建推广转化服务平台。目前,已建成洪山大学之城校友创新中心、地大双创中心等一批创新楼宇,及24个洪山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站,其中校友创新中心入驻企业76家、吸纳1100余大学生集聚落户、就业创业,区校融合创新正不断深入。
● 区校互惠 畅通人才培养输送渠道
2020年8月,洪山区启动“大学生社区植根计划”,作为首批到岗的144名社区干事之一,汪可欣来到洪山街道成宝社区,担任医保专干。
长期在一线为居民服务,汪可欣对社区的工作认识越来越深刻,对群众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她说:“社区工作者应该多站在居民角度考虑问题。可能在我们看来的一件小事,就是关乎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
洪山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三年来,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同汪可欣一样,从高校走进社区,为基层治理注入着青春力量。
大学融入城市共生发展,城区共享高校资源,助力区域基础教育成为与“大学之城”相匹配的教育强区。
在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逸夫博物馆等高校实训基地里,一场场科普活动向辖区内的中小学生开放,看不见的专业理论变成孩子们看得见的“魔法”。从课堂到校园再到教育,华中师范教育集团嫁接强大师资力量,联合创办的华中师范大学幼儿园、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成为洪山区教育的“金字招牌”,让万千学子的目光齐聚洪山。
洪山区大学之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高校科研产业链,深化区校合作共建,“洪山+大学”的聚集效应实现了高品质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高质量的校友经济落地,如今正带动着区域科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围绕民生之需持续发力 城区功能与颜值蝶变新生
杨泗港高架成为全面建成环网结合的快速骨架路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年来,洪山区围绕民生之需持续发力,硬件设施实现了质的飞跃,宜居宜业的环境使居民的生活体验越来越美好。
● 教育优先:提质增效 均衡发展
今年9月,洪山区共有13所学校新投入使用,其中幼儿园4所,小学5所。改扩建小学2所、中学2所。洪山区持续推动学校建设,十年来新建、改扩建学校38所,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辖区居民子女“在辖区内有学上”的需求进一步得到解决,“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进一步实现。2021年11月市政府评估组认定洪山区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型升级。
立志高远,厚积薄发。十年来,洪山区笃定目标,着力打造优质均衡教育强区。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统筹推动小学教育“强基”、初中教育“壮腰”、高中教育“圆梦”三大工程提质增效。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拥有省市区级“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等各类骨干教师626人。以卓刀泉中学为代表的一批学校,以平均70%的普高升学率成为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优质初中名校”,洪山高中重点大学升学率稳居90%以上。在2022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奥赛中,洪山高中2名学生以优异成绩斩获金、银牌,创造了洪山奥赛金牌零的突破。
● 医疗养老:保障之网 越织越密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洪山区克服辖区三级综合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困境,快速改造区级定点医院床位600张、隔离治疗方舱2000张和疑似患者隔离点25个。
同时,洪山区还在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上跑出“加速度”,推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省妇幼保健院洪山院区、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洪山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和区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建设。目前辖区公共卫生补短板建设项目18个,总投资超99亿元。
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全区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3家,基层医疗机构创建省级、市级特色科室16个,全区15分钟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建成,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十年来,洪山区投资近3亿元建成区社会福利院,共设置床位905张;辖区建成投资7.96亿元、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床位1200张的集医疗康复、养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养康复项目——湖北医养康复中心即将投入运营。全区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建设洪山区“互联网+居家养老”统分平台,实现对全区养老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统筹管理。
关心关爱老人,为辖区近2万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将783名老年人纳入特殊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范围。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机构14家,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3个,社区“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设施44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94个、服务站37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 为水找路:河湖安澜 共享幸福
2016年7月,大暴雨袭击武汉,在长达一周的连续性强降雨袭击下,河湖水位高企,汤逊湖水系险情频现,南湖片区出现多个渍水点。
积水退后,洪山区迅速开展重建工作,南湖连通渠项目第一时间上马开工。南湖连通渠,一头连着南湖,一头连着巡司河,是解决南湖周边雨水出路的关键工程。
在洪山区大力推动下,南湖连通渠项目克服了施工时间紧张、场地狭小、技术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在次年汛期前顺利完工投用。万顷南湖水,奔腾入长江,南湖连通渠与江南泵站首尾相连,南湖地区防汛排涝能力因此大幅度提升,河湖安澜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洪山区水务和湖泊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十年,洪山区逐年完善管网系统,城市排水系统的日趋完善,管网维护管理效能逐步提高,全区积水点迅速减少,下降幅度近七成,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高。
● 路网会战:畅通区内 连接三镇
十年来,洪山区全面推进路网建设,逐渐建成了“八横五纵”加“十”字隧道骨架路网格局。统计数据显示,路网密度提升近6倍,尤其是三环内,路网密度提升更为明显。
在这十年的道路建设中,白沙洲交通大会战是一项重点工作。该片区原来南北向仅有白沙洲大道、烽胜路两条主干道,现在已建设了六条东西向的主要联络通道,以及四条南北向主干道路,同时完善长征一路、长征二路、长征三路、武梁路、滨河路等保障房配套道路。
2021年9月,武梁路下穿通道建成通车。包括武梁路在内,丁字桥南路、白沙二路、武金堤大道、烽火路、青菱大道、青菱湖西路等片区骨干道路相继建成打通,三环线南段、武珞路、南李路等道路完成提档升级,也极大地增强了洪山区内部的交通联系。
此外,随着雄楚大道高架、白沙洲大道青菱高架、喻家湖路-光谷大道高架、杨泗港快速通道、武嘉高速至三环联络线等快速路相继开通,畅通了洪山区与各区之间东西、南北向的快速交通联系,环网结合的快速骨架路网体系不断健全。
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加速提高生态宜居功能品质
杨春湖水质显著提升
如今的杨春湖碧波荡漾,数量可观的白鲢在湖中畅游。鲜为人知的是,这是一种耐低氧能力极差的淡水鱼,一旦水质稍差,就会大面积死亡。
白鲢能够重归杨春湖,要归功于历时一年多的杨春湖水质提升工程,该工程让这块镶嵌在武汉火车站旁的“碧玉”重新焕发靓丽光彩。
十年来,洪山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区域规划中为保护生态环境适当“留白”,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合理“填空”,阐释了一个又一个生态回归的动人故事。
● 水清鸟留 共赏城市生态新画卷
9月27日上午10时许,杨春湖稳定Ⅳ类水质的验收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站在一旁的杨春湖水质提升工程负责人张敬明脸上没有一丝紧张,他笑着说:“杨春湖现在基本上都可以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了,Ⅳ类水质的要求对我们来说只是最低及格线!”
Ⅲ类水质标准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如今,呈现在市民眼前的绿水清波,让人很难联想到杨春湖曾是一个劣Ⅴ类水质的湖泊。洪山区水务和湖泊局水资源科负责人李学军说:“维持湖泊生态平衡是水体治理的关键,我们投入白鲢完善了食物链,达到了生态平衡的目的。如今,湖泊自净功能已快速恢复。”
2021年中,杨春湖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入选省级幸福河湖和武汉市“美丽河湖”。今年,洪山区已有6个湖泊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伴随着洪山区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持续发力,包括黑鹳、东方白鹤、中华秋沙鸭等4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渐次飞回这里,而天兴洲也成为诸多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野生动物保护有关专家表示:“特别是黑鹳,已经被观测到连续8年在天兴洲越冬。”
● 城园相融 将园林美景点缀入城市肌理
“用狗尾巴草做前景,拍洪山江滩的灯塔和杨泗港大桥,特别容易出大片!”9月下旬,正在洪山江滩取景的摄影师明先生激动地说。住在洪山的他以往总是要跑到汉口去拍长江风光,如今下楼过个马路就能取景。作为我市新晋的城市名片,洪山江滩于今年3月15日正式开园,居民休闲娱乐有了新去处。
除了洪山江滩以外,为辖区居民准备的“绿色礼物”如下饺子般纷至沓来。今年8月底,由废弃停车场改建而来的袖珍公园——街道口口袋公园建成开放,这个占地仅684平方米的公园,是目前全区最小口袋公园。公园面积虽小,但居民参观游玩的热情高涨,建成开放一个多月来,每晚前来纳凉散心的居民络绎不绝。
十年来,以建设“生态洪山”“美丽洪山”为目标,努力推进生态宜居洪山、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一个个口袋公园被见缝插针地建设在居民身边,全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面不断扩大。
目前,洪山区拥有各类绿地3950.31公顷,其中公园绿地1067.9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8.78%,绿地率45.13%,相当于每位洪山的居民都多了一块绿色阳台。
坚持服务大局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持续向前
珞南街道方桂园社区居民议事广场。邓洲 王峰 摄
十年来,洪山区以答好“必答题”的政治担当,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纳入大学之城治理现代化重要内容,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洪山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全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主要有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推进党员下沉常态长效、做精做细小区治理四个着力点。
今年“七一”前夕,“洪雁领航”洪山区名书记培养工程正式启动,成立6个区级“名书记”工作室,连同市级“名书记”一起,通过每月开展“大班主题活动+小组问诊帮扶”,搭建互看互学互比平台,让全区基层党组织书记“见世面”“壮筋骨”“长本领”。同时,全区共配备专职社区工作者2498名,大专以上学历达81%,取得社会职业资格证书超40%,社区工作者队伍持续优化。
每到周六,下沉党员、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刘畅就和同事们一起,依托洪山区梨园街道东湖社区3处小区驿站,开设东湖法治大讲堂,定时定点开展法律咨询巡回服务。这个大讲堂建立以来,共接受居民咨询500余人次。围绕党员下沉工作,洪山区完成了从“社区派单”到“党员点单”,再到“组团创单”的创新,今年更是实现了“常规项目抢单做、特色项目创单做、急难项目派单做”的跨越,让基层治理工作呈现出新亮点。
洪山区还积极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新路径,形成了以“风韵出行·四风四航”为品牌的党建引领网约车行业服务基层治理模式。将862名党员网约车司机、143家分公司纳入组织体系,实现组织网络与业务网络“双网叠加”,通过设立“党员示范车”、建设“司机之家”服务阵地,促进网约车司机党员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发挥“流动网格员”“平安巡查员”“文明宣传员”作用,成为一群基层治理新生力量。
洪山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把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与正在开展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继续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将“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深入推进。
主办 | 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 |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美编丨赵娟 责编丨夏旻鸣
统筹 | 张宾 审稿 | 王娟
上一篇:
新消费券要来了!
下一篇:
“七纵十横五环″,江夏十年交通巨变!
为你推荐
公益播报
公益汇
进社区
长江评论: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城市之光
2022-10-17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参加“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
2022-10-17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湖北赛区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汉举行
2022-10-17
质量抽检来了还想“躲猫猫”?2次不开门将被请出市场,还会纳入失信名单
2022-10-17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22-10-17
长江评论: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城市之光
2022-10-17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参加“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
2022-10-17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湖北赛区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汉举行
2022-10-17
质量抽检来了还想“躲猫猫”?2次不开门将被请出市场,还会纳入失信名单
2022-10-17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22-10-17
市民文旅大讲堂16日开讲啦 跟你说说旅途中要注意的事
2022-10-17
从今天起,请叫他们“小水杉”,25万武汉军运会志愿者有了昵称
2022-10-17
党纪法规知识竞赛上线“斗鱼”直播,“廉洁宣传”平台多形式新
2022-10-17
10万人次参与 武汉16家图书馆接力"阅读马拉松"
2022-10-17
这堂党纪法规教育课在斗鱼直播 2.7万人线上参与
2022-10-17
BRT各站电梯19时停运,网友建议:晚停半小时
2022-10-17
70多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走进大悟革命老区
2022-10-17
73个“军体联国家代表队”齐聚武昌,这个迷你“军运会”好燃
2022-10-17
新“瞪羚企业”可获无偿资助,武汉将出台系列措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022-10-17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22-10-17
热点推荐
1、400年汉剧焕发新活力 央视戏曲频道专题聚焦首届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
2、"中国好人"公交780路司机李福斌:"他让我看到了武汉人的热情与友善"
3、好开心!35名留守儿童游东湖找“课文里的小动物”
4、长江主轴左岸大道极致段全线贯通,6车道,人行道在堤顶,能看江景
5、肤白貌美大长腿!这群白衣天使今天刷屏网络……
6、老公cosplay护士妻子 帮忙招募献血者
7、"国际护士节"前走进武汉特殊病房 看到一群这样的白衣天使
8、巴基斯坦留学生要带“汉派讲解”回家乡
即时新闻
1、最新!涉及黄石7家物业公司
2、第二批储备猪肉已投放市场!黄石这些地方可以买
3、南京秋日“限定粉”来喽!
4、泸州第一列图定中欧班列发车
5、党的二十大代表、泸州市委书记杨林兴:结合泸州“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把二十大精神落实好
6、非凡十年 奋进泸州丨转型发展升质效
7、这些家庭卫生要点,你做到了吗?
8、汇聚磅礴之力 书写现代化新篇章!市领导和机关干部集中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
武汉
1、巴萨“遇强不强”,国家德比完败给皇马
2、秋季天干物燥,皮肤如何保湿?
3、亚足联:卡塔尔将主办2023年亚洲杯
4、按需取餐精准备餐,智慧食堂实现垃圾分类源头减量
5、第二批储备猪肉已投放市场!黄石这些地方可以买
6、最新!涉及黄石7家物业公司
7、市领导和机关干部集中收听收看二十大开幕会盛况
8、市领导和机关干部集中收听收看二十大开幕会盛况
站点地图
qq:340371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