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8月1日讯 “这次社区的‘微规划’充分吸收了我们的意见,大家都很期盼能在戈甲营重现记忆里的武昌古城风貌。”从出生就住在粮道街戈甲营社区的60岁居民韩可敏,去年5月受聘武昌区的“社区规划师”,7月31日,他和规划团队一起再次走街串巷,就初步规划实施征求居民意见。
武昌区历史文化悠久,常住人口超过140万,辖区面积只有108平方公里(其中含水域面积47平方公里)。既有设施齐全、充满活力的新城区,又有配套老化、拥挤逼仄的老城区。受空间限制,大拆大建为主要手段的城市升级改造方式已不可持续。如何在不可能“推到重来”的老旧城区,既实现城市面貌升级、又能真正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展现城区的历史文化风貌?
过去的城市改造,多由政府单一主体实施、缺乏居民参与,局限于小区基础设施改善。政府买了单,居民却不买账。2017年起,武昌区联合武汉市规划局、武昌区规划局在南湖街、中华路街、水果湖街、粮道街启动8个社区的“微规划”试点工作,转向探索城市“静区”、存量空间的规划改造。
“土生土长的居民是社区的主体,是最了解社区的历史、地理和人文风貌的人,也是最清楚自身需求的人。”武昌区规划局局长祝莹解释,规划完成后,武昌区还将把居民参与的范围,从前期规划拓展到后续改造和社区管理中。社区怎么规划,居民说了算;改造过程,居民监督;后期管理,居民自发参与。
“我的社区我规划”:
200名居民规划师还原城市“烟火气”
韩可敏的祖父母1954年购买位于戈甲营社区崇真堂对面的一栋两层房屋,他和妻儿居住至今。小时候盛夏夜间,每家每户门前都会摆上竹床,大家谈天说地,其乐融融。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周围高楼拔地而起,不少老街坊陆续搬离,“基础设施差,用水、电、气都不如外面的高楼方便”。戈甲营的历史故事可追溯到明清时期,韩可敏说,若不是因为历史积淀,这里已然和城中村没有区别。
去年5月,武昌区规划局组织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专业规划团队到戈甲营社区召开微规划座谈会,韩可敏第一次接触了社区规划的概念。专业团队每周三到社区“坐班”,和社区规划师一起探讨规划方案、搜集居民意见。
去年8月,规划团队在如何还原老城街景风貌时遇到瓶颈。“清代时,戈甲营是存放兵器的重地,也因此得名。从前这里的青石板路上,留下了运送武器的木车轱辘碾压的痕迹。”韩可敏和其它社区规划师提出建议:还原从前戈甲营特有的青石板路,这是戈甲营地名和历史的象征。大家在社区找到了部分残缺青石板,社区规划师一起回忆绘制了儿时记忆中青石板铺设的样子,这一建议被规划团队采纳。
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段翔教授说:“微规划发动群众自下而上深度参与,专业团队在居民的帮助下,发掘社区的历史和居民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留住了社区的‘烟火气’。”去年5月到10月,专业团队和戈甲营社区规划师共召开24次研讨会、进行千余次入户调查。戈甲营微规划初期方案已编制完毕,以历史积淀为根,这里将致力打造成为“艺术家愿意留、原住民愿意住、游客愿意来”的武昌古城展示区。
除普通居民,还有一些有专业知识的居民参与,他们把居民的建议变得更科学可行。32岁的李微家住宁松社区松涛苑小区,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小区内有一条U型的近600米景观河,河岸边是大家散步、玩耍的主要场所,但岸边紧靠停车场,人车混行有安全隐患。李微把平面设计知识运用到实地测算中,提出把人行道、停车道和绿化景观合理分隔、衔接的方案,她的这一建议被团队采纳。
据统计,武昌区目前培养了200余名社区规划师。在南湖街三个社区,社区规划师针对小区基础设施老化等情况提出重新规划停车场、增设健身设施等建议,帮助规划团队形成了40个项目包;在中华路街三个社区,社区规划师提出既升级基础设施又将古城文化和红色文化同步融入社区改造的建议,和规划团队形成了“居民生活改善+社区文化提升”的整体方案。
“我的社区我改造”:
社区改造施工接受群众监督
南湖街有华锦、宁松、宝安三个社区参与“微规划”试点,目前确定的40个改造项目包已陆续开始施工,部分项目在近期就可投入使用。
55岁的社区规划师袁腊梅在南湖街华锦花园居住近10年,退休前是武汉一家建筑公司的建筑师。在施工工程中,袁腊梅发挥特长参与“监理”工程。“前期专家团队,不仅教授规划知识,同时也给居民进行监理知识普及。”袁腊梅说,不同的社区规划师负责不同项目的监理,每个项目包由社区规划师与施工方相关负责人全面对接,并邀请设计团队规划师参与。社区规划师每天在小区巡逻,对施工质量与进度进行监督,及时反映居民意见。
中华路街50岁居民娄长和从事园林绿化工作,他提出了10余条关于社区绿化、打造口袋公园的建议被采纳。施工过程中,娄长和利用周末空闲到社区周围转悠,针对具体点位提出意见,确保改造到位。
武昌区旨在通过此举延续“微规划”的可持续性,继续培养居民自主治理社区的意识。让居民成为社区改造的主体,自觉爱护改造成果。
“我的社区我治理”:
居民自发参与社区管理
“社区根据居民的意见进行了改造,小区环境好多了,我们参与管理义不容辞。”水果湖街张家湾小区的居民李国英自愿参加了今年5月小区成立的“幸福益家”志愿者服务队。
去年,张家湾小区进行“微规划”,已完成了立面整治、平面改造和安防升级三项社区改造项目。张家湾小区是由街道物业公司管理的老旧居民区,为配合物业人员让新建成的项目发挥出最大作用,前期参与规划和改造的居民带头自发成立“幸福益家”志愿者服务队,辅助进行日常巡逻、设施维护等工作。
各社区改造项目完成后,武昌区将依托现有的居民规划师队伍,评估其职业和兴趣爱好,将他们细分为物业师、园艺师、调解师等,培养一批懂规划、懂改造、会管理、爱社区的居民组织。
全程组织居民参与“三微”(微规划、微改造、微治理)改造的粮道街街道办主任刘启斌表示:“社区规划师不是‘走过场’,居民们提出了最接地气的建议和最期盼解决的问题,为政府改造明确了方向。”居民曾红珍说:“我们才是对社区更了解、更热爱,更珍惜的人。参与‘三微’改造,不仅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更是为子孙后代留住过去的故事和乡愁。”
武昌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武昌区推行“微规划、微改造、微治理”在全省是第一家,是要引导政府有限的资金投入,去解决百姓生活中最急、最怨的事情。以此为契机,搭建居民参与社区规划、改造和管理的平台,培养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居民组织,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真正让居民成为社区规划的直接受益者。(记者张延 叶子兰 通讯员 宁波 陶玉梅 黄聪俐 刘弘泰)
责编:宋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