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38年的武汉在抗战中的作用,党史专家这样说
2018-07-08 21:15:00 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7月8日讯 “七七事变”次年,中国军队在武汉保卫战中抗击日军14个师团,占日本陆军兵力40%以上。7日,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健在武汉图书馆名家论坛开讲《中国共产党在武汉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他认为:“1938年,武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军民以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宋健认为,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武汉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引领、军事先锋、思想动员和团结国际力量等方面。政治上,它引领了抗战的正确方向,提出“全民抗战”的主张,推动国共合作。中共中央在武汉设立长江局,当时政治局9个常委,有5人在武汉。在他们的推动下,国民党颁布抗战建国纲领,两党关系也进入“蜜月”时期。期间,中国共产党大力宣传抗日路线、方针、政策,出版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设立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新四军在武汉建军并成立军部。

军事上,中国共产党是民族解放先锋和团结抗战模范。1938年,新四军四支队在安徽巢县蒋家河口伏击日军,打响了这支新军抗战的第一枪。武汉保卫战中,新四军协助国民党军队防御阵地,重创日军。武汉沦陷后,新四军在敌后战场先后打了134次战斗,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动员17万民众破坏日军交通线。在孤悬敌后的情况下,由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五师完成对武汉的战略包围,先后抗击了15万日军、8万伪军。

思想上,中国共产党唤醒了中华民族意识和中国魂,组织动员民众掀起抗日救亡浪潮。1938年的武汉,抗战文化非常活跃,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抗日救亡大潮。郭沫若、茅盾、老舍、冼星海、田汉等文化名流汇聚江城,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戏剧、电影、美术、漫画、木刻界等数十个抗敌协会,在武汉诞生的抗战歌曲《太行山上》已为传世经典。

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武汉“七七献金”运动中得到检验,市民、华侨、儿童、伤兵、乞丐,不分阶层、信仰,百万人响应号召加入献金行列,筹集资金逾百万,更有千千万万中国人加入抗战的洪流。

听众席上,一位1938年出生的武汉老人表示,这次讲座使他认识到抗日战争中武汉的历史地位,也听到不少之前自己不了解的抗战故事,很有意义。来自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的数位职工则将听讲座作为民主生活会的一部分,他们均着正装并统一佩戴党徽,一位职工表示:“讲座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场景,让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长江日报记者冯爱华 实习生李姝琰 通讯员李亚茹)

  编辑:宗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