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间教室每天上课学员近2000人次 老年大学扩容难题如何“破题”
2018-07-03 11:43:00 来源: 汉网-武汉晚报

汉阳区老年大学是武汉中心城区单一校区最大最漂亮的老年大学

长江网7月3日讯(武汉晚报记者田巧萍徐锦博图/记者肖僖)很多没有如愿报上名的老年人抱怨:老年大学为什么就不能多开几个班?

一些老年大学校长向记者倒苦水:我们也想多招一些人,满足所有想上老年大学的老人心愿,但是招来了,安排他们到哪里去上课呢?

空间资源有限,教室不足,是目前老年大学一座难求最为显性的原因。

学员饱和:武汉各城区老年大学的普遍现象

硚口区老年大学是武汉市中心城区校园面积最小的老年大学。位于武胜路荣华村的两个校区,共8间教室1982平米,其中的800平米的西区是2008年租下场地新增加的。这个十来年都没有增加面积的老年大学,却每年都要增加招收名额约200人。

“今年不可能增加了,再也挤不下去了。”学校负责人介绍,学校两个校区150个教学班,在校学员常年保持在4300人左右,每天在校上课的学员近2000人次。

想扩招,却没有场地。同样的问题在武汉市老年大学和区级老年大学也存在着,中心城区老年大学的在校人数和每学期上课人次数都处于高位。

武昌区老年大学一个校区3200平方米,2008年搬到现址。2014年因为报名人太多,学校腾出档案室,增加了一间教室,教室达到22个。近几年,还在不断挖掘潜力,现在在校学员超过7000人,每学期12000人次上课。

江岸区老年大学2005年搬到现址至今,共20间教室,2600平方米,在校人数近8000人,每学期13000余人次上课。为尽可能满足老年人上学需求,周一到周六还开了舞蹈班的晨课和夜课。

江汉区老年大学2015年从花楼街小学搬到现址小南湖公园,3500平方米,有大小20间教室。搬来的第一学期,招生2000多人,3100人次上课。到2018年春季,在校学员增加到5600多人,8706人次上课。

就连最新最大的汉阳区老年大学新校区开办半年也快饱和了。

今年3月5日春季开学,汉阳区老年大学位于汉阳大道五里新村的新校区正式启用,汉阳区政府对新校的投入超过5000万元。

与原来位于莲花湖和睦巷小学的老校区相比,学校面积一下增加了2500平方米,总面积达到5500平方米,是武汉中心城区单一校区最大最漂亮的老年大学。搬家第一学期,学员也急剧增加,达到8800人,13700人次上课,人次数比老校增加了近5000人。

“9月开学后,达到15000人次的设计总量没有悬念!”每学期15000人次上课,这是搬到新校区不到一年的汉阳区老年大学场地容纳能力饱和的标志。

拓展“无形教室”:远程教育、协会社团是药方吗

“我们正加快老年远程教育走向社区的步伐。”汉阳区老年大学副校长付斯贤告诉记者,他们走向社区的方式是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发展远程教育。为此,他们已到全国老年远程教育试验区——江汉区老年大学学习取经。

今年5月,江汉区老年大学在60个社区开办远程教育。在区财政支持下,该校通过与江汉区社区教育学院合作,开始探索面向社区的老年远程教育。

“区老年大学向社区配送课堂教学、配送示范课件、配送老师、配送基层教管方式和专业人才,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老年教育资源。”江汉区老年大学校长冯忠民说,该校远程教育主要采取网络直播、录播和网络课件选播三种形式,老人可在社区收视点集中收看学习,区老年大学派老师为在社区收视点上课的老人提供线下辅导。

春季学期,江汉区共有1200余老年人在社区的教室里学习。今年秋季开学后,江汉区老年大学将在全区108个社区开通远程教育课堂,这相当于增加了108间教室。

武汉大学老年大学同样饱和,于是学校今年春季推出一项新举措:学员毕业后可自愿加入学校离退休教职工摄影协会、书画研究会、舞蹈队等协会和社团,不再额外收取费用。

武汉大学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张诗荣介绍,该校每年有1-3个班的学员毕业,平均每年毕业学员100名,这项举措实施后,每年可接纳数十位新学员入校学习。

记者走访发现,一些老年大学还创建了“立体式办学”模式,设置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和研修班,上完研修班的学员可选择自愿加入协会或社团。在洪山区老年大学和汉阳区老年大学,这样的协会和社团已创办20多个。

“协会社团是‘永不毕业的学校’。”洪山区老年大学校长方祥华告诉记者,成立协会社团需获得学校审批同意,他们一般在社区开展活动,不占用老年大学教学场地。“办协会社团是在‘用空间换时间,办得好,能传递老年人正能量的,学校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社区办老年大学,“1+N”办学模式能否全面推广

水岸星城社区53岁陶艳兰报了秋季的剪纸课,她在家门口的武昌区老年大学——水岸星城分校已经学习了3年。学校就在社区居委会楼上,她从家里步行到学校,只要六七分钟。

“这里硬件和环境不比市区老年大学差,老师专业又耐心,手把手地教我们。”陶艳兰曾在3所老年大学上过课,2015年9月武昌区老年大学水岸星城分校开办后,她转到了家门口的学校。

武昌区老年大学水岸星城分校采取徐家棚街主导、水岸星城社区参与、福星惠誉地产提供支持的三方共建办学模式,武昌区老年大学给予办学指导并每年提供8万元的经费。学员由建校时的28个班930多人次,发展到现在131个班近5000人次。

水岸星城分校是武昌区老年大学“1+N”分校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昌区老年大学先后在南湖街、水果湖街、徐家棚街、杨园街、紫阳街等5个街道开办分校。2018年春季,5所分校招收学员10700人次,与区老年大学的11000余人次差距不大,形成了具有武昌特色的“1+N”办学模式。

高校办老年大学,相关现实问题如何破解

武汉是教育之城,高校数量也在全国数一数二。然而武汉全城80余所高校,只有15所老年大学,而且15年来没有增加。

“还扩招?很多高校的老年大学都想限招呢!”华中师范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肖异清近些年一直关注武汉高校老年大学,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高校确实有办老年大学的条件,但由于老年教育不属于高等教育范围,老年大学在各高校也不属于一级单位,办好了没人肯定,出点事无人兜底。再加上高校老年大学无法开发票,还有的老年大学收来的学费不知交给哪个部门等等现实问题,很多高校的老年大学几乎只接受本学校离退休教职工及家属,不太愿意接受周边社区的社会老人。

老年教育的重点放到社区,推进远程老年教育,探索院校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举办老年教育的模式,这是《老年教育发展规划》解决老年教育资源(包括场地资源和教学资源)开具的处方。

在武汉,这份处方有的正被个别老年大学探索、实践,有的还需要大力推动,开发处女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