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3家医院建信息平台,抢救时间有望缩短15-20分钟
2018-06-14 22:59: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急救导航地图

长江网6月14日讯(长江日报记者 刘璇 刘晨玮 通讯员严睿 罗双萍)脑卒中治疗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14日,武汉晚报记者从“脑卒中院前急救培训湖北行”活动上了解到,目前,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和长江航运总医院已与武汉市急救中心建成“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信息平台。专家表示,该平台的建立有望将脑卒中的抢救时间再缩短15-20分钟。

54家医院编织起“1小时救命网”

脑卒中是我国居民位列一位的死亡原因。中国卒中数据中心2012年-2016年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95万例居民进行筛查统计显示,武汉属于卒中高发区域,约有脑卒中患者16.4万人,且每年以3.5万人的速度骤增。

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是救治脑卒中患者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但两者都有严格“时间窗”。如果能在3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6小时内动脉取栓治疗,死亡率和致残率都会大大下降。遗憾地是,国内只有不到20%的患者能在规定时间内治疗。

市民知晓率低、时间延误、急救流程不规范是主要原因。今年2月10日,武汉成立“区域卒中专科联盟”,发布升级版的“武汉市卒中(中风)急救导航地图”,武汉地区和“1+8城市圈”的54家医疗机构编织起“1小时救命网”。根据“地图”,救护车和家属能迅速找到离患者最近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第一时间得到规范化救治。

武汉市急救中心主任介绍,已建成的3家“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信息平台,推行“调度中心—数字化急救车—医院急诊和专科”一体化诊疗模式,救护车上的信息与数据将在第一时间传送到院内急诊科和神经内科,院内迅速进行评估,患者抵达医院后被迅速转往相关科室,抢救时间至少可以再缩短15-20分钟。

3小时内溶栓三成人可完全恢复

6月10日中午12点半,家住江汉路56岁的梁先生正准备午休,突然发现右边身体完全不听使唤,说出来的话含糊不清。妻子听到声响后从厨房里跑出来一看,梁先生口角有些歪斜。

“肯定是中风了!”妻子赶紧拨打了120。10分钟后,急救车赶到了。送到武汉市第一医院时,刚刚下午1点, 梁先生很快被送到急诊室。急诊医生初步判断为脑梗,紧接着他就通过“绿色通道”推进CT室,检查确诊为脑梗塞。一支溶栓药打完后,梁先生的症状基本都消失了,和妻子一起走着出了医院。

像梁先生这样,能在半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的病人少之又少。

市一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生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去年1-12月接诊2027例脑卒中病人,发病3小时送医的只有160人,不足一成。今年1-5月接诊的426例脑卒中病人,发病3小时内送医者只有85人,不足两成。

该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主任透露,国外试验早已证明,如果能在发病后3小时“黄金时间窗”内接受溶栓治疗,100个人中有33个人可以完全恢复正常,64人一定程度恢复,只有3个人“拦不住”。

“如果能赶在6个小时以内进行介入溶栓,效果也不错。”医生惋惜地说,1-5月接诊的病人中,能在6个小时以内送医的病人也不到140人。

八成人耽误在“没发现”和“等等看”

“武汉区域卒中专科联盟”负责人、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说,大脑缺血后,每分钟有200万个脑细胞死亡,丧失的大脑功能很难再恢复了。中风的抢救,时间就是大脑。

他透露,目前国内脑卒中院内急救水平与国外几乎没有差别,急救时间主要是被病人耽搁在家里。很多人发生中风时,要么家人没有发现,要么察觉到不对头但想等等看。他教给市民一个识别中风的口诀:口齿不清嘴角歪,两手不能抬起来,行走不稳似鸭崴,急救电话快打来。

中国的卒中专家根据国人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方便记忆又能快速识别卒中的“中风120”识别法:看1张脸、查2只胳膊、0(聆)听语言。具体方法是:做微笑、露齿和鼓腮的动作,看其面部会不会出现不对称和口角歪斜的情况;手臂上抬30度,看能否坚持5秒以上;听说话有没有含糊不清、词不达意。

一旦发现异常,就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千万不要等等看,再观察观察。“100个脑梗病人中,八成左右的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到医院后已错过了抢救的黄金时间。”市一医院神经内科介入组医生对此深有体会 。他告诉记者,很多老人发病时,担心告诉儿女后会影响他们工作和休息,等到医院时,往往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

培训急救医生缩短院前急救时间

将患者送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院,非常重要。医生说,急救中心接诊脑卒中病人后,一般都是采取“就近救治 ”原则。如果病人症状较轻,就近送医没有问题;如果病人病情危重,宁愿“舍近求远”送到具备取栓能力的医院,以免二次转运,耽搁抢救时间。

“这就要求120急救人员能迅速评估和判断病情,清楚地知道每家医院的救治能力。”医生称,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同样重要,除了教会公众识别脑卒中,对急救人员进行脑卒中专业知识培训也很有必要。

在美国,家庭医生会反复强调中风的症状,很多急救车上都配有移动CT,一旦确认是中风,在急救车上就已经给病人吊上溶栓针,大大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他给出了一组数据:美国急救人员没有进行培训前,溶栓率为 4.3%,培训后溶栓率上升到28.6%;培训前脑卒中患者抵达医院的平均时间为6小时,培训后送医时间缩短到1 小时12分钟。

在美国和欧美最新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以及我国2017《脑卒中院前急救专家共识》中,都推荐对全体急救人员包括接线员急性卒中知识的培训。陈国华表示,目前临床上都在想方设法压缩院内急救的时间,其实院前急救的动作完全可以再快一点。

链接:

脑卒中院前急救须知:

体位。使病人仰卧并稍微靠起来(约30度),不要随意翻动或背抬病人。保持环境安静及室内通风,稳定病人情绪,若意识不清楚,应保持头偏向一侧。盖上被子或毯子,注意保暖。

通畅气道、保护唇齿。解开病人的衣领及裤带,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下假牙。

不要随意服用降压药,除非血压很高,超过200/100mmHg。过度降压可能会使脑梗死的面积增大。

不要随意喝糖水,除非有明确的低血糖。因为血糖的升高是脑梗死面积扩大的重要因素,在缺氧的时候糖会变成乳酸,乳酸会使缺血的脑水肿进一步加重。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