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5月15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黄琪 通讯员刘刚建)“国家存储器基地处于武汉、鄂州交界处,项目范围内有36户民房、27家企业需拆迁,2条兰郑长输油管和环城高压输气管需改迁,众多池塘需清淤,前期场平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基地董事会监事会办公室工程师黄金星介绍,“在此情况下,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将该项目列为一号工程予以支持,随报随签,随叫随到,东湖高新区成立工作专班,全力协助长江存储公司,在3个月内就完成了用地规划许可、能评、安评等各项审批手续。”
2016年12月,一期项目正式开工,2017年9月,存储器生产1号厂房封顶,前后仅9个月。
“6月到9月是施工高峰期,中午钢结构上的温度可达到50摄氏度,高温天除了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这段时间工人不施工外,其他时候包括夜间都不停歇。”顾云帆说,“冬天温度低,屋面室外作业的工人为了保证施工精细度和作业面的平整度,大部分徒手作业,干一会儿手就冻得通红。”
王羽东、柏海是工业安全卫生环保部工程师,他们每天例行巡检一期项目所有工地,消除现场安全隐患。手机软件显示,一天下来,他们要走2万到3万步。
张英是基地厂务部一名水处理工程师,她的工作之一是基地水系统工地的巡检。她笑着说:“在我们工地上经常可以看到两群人吵架,不为别的,就为赶进度,为谁能先施工而争吵。当时我们做地下水池防腐处理,不能有一点火星,而地面1楼另一个项目组要做电焊,谁也不愿意工期延后,最后达成协议,他们白天开工,我们晚上开工。在基地上,许多项目都是大家‘白加黑’地工作,抢时间完成的。”
2018年的春节,国家存储器基地上一片忙碌,超过700名工作人员在这里过完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家住武汉的张英也没回家,和同事在工地上吃了顿团年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