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天!汉旺学校新校训高举“爱”与“创”
2018-05-12 08:41: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的汉旺学校 本报资料图片

4月26日,四川省绵竹市汉旺学校(汉旺武汉晚报·车都希望小学)学生表演《我们和国旗》,500名学生撑起了520平方米的国旗 特派记者 何晓刚 摄

汉旺学校学生们在楼顶花园学习认识植物及种植方法 特派记者 何晓刚 摄

长江网5月12日讯(长江日报记者胡义华 陈勇 华智超)一场无情的地震,夺去汉旺学校19名老师和228名学生生命。

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爱,让灾区的人民感受到温暖。热情有着满满爱心的武汉人民,自发捐款,源源不断,“我们都是汶川人”。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在一片油菜花地中,凝聚着武汉人民爱心的汉旺学校破土动工。如今,孩子们在这里欢乐健康地学习。

沐浴着爱,那是一种幸福,那也诠释着一种人间大爱。

  520平方米巨幅国旗

  演绎地震中真实的故事

2018年4月26日上午11点,在第15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四川绵竹实验区展示现场,500名四川省绵竹市汉旺学校(汉旺武汉晚报·车都希望小学)学生,表演此次演出的压轴节目:《我们和国旗》——

“我出生在2008年,从小就是个故事迷,只要一有空,就缠着妈妈讲述国旗的故事。”

“2014年,我成为汉旺学校一名小学生。在校史馆,聆听了国旗和汉旺学校的故事。2008年5月12日的大地震,让我们的校园只剩下残垣断壁,坍塌的楼梯阻断了生的希望,老师们将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无助中我们抬头望见了,依然挺立的五星红旗。老师们拼尽全力,借着国旗杆,大家安全着地……”

“2008—2018,十年后的今天,岁月风干了泪水,阳光消融了悲伤。这片曾经山河破碎的土地,高楼矗立,书声琅琅,我们的生活重归宁静和幸福!我们向着阳光进发!”

“凝望着高高飘扬的国旗,我们难掩内心的激动。国旗,您在我们的生命里,早已注入生生不息的勇气。我们爱您,祖国;我们爱您,五星红旗!”

一面520平方米国旗,庇护着500位学生。全场观众自发起身,眼泪纷飞,掌声如雷。

武汉晚报和解放公园

  人们排长队捐了1025万元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的地震,至今让汉旺学校数学老师黄生华无法忘记,也不会忘记。

地动山摇,让呈“订书针”状的汉旺学校,两边四层教学楼全部坍塌。中间教学楼前,一面鲜红的国旗还在飘扬,国旗杆(钢管)距离教室护栏约2米。

还有一批学生在楼上,余震不断。情急之下,学生脱下校服,老师们将校服死死绑住国旗钢管和教室栏杆。学生们一个个顺着旗杆滑下去,近百名学生得救了。

但是,地震还是夺去了汉旺学校19名老师和228名学生的生命。

2008年5月17日,武汉解放公园,武汉晚报参与发起的赈灾募捐现场人山人海,巨大的“我们都是汶川人”祈福墙上,祝福语密密麻麻,前来表达爱心的捐赠者排起长队。年仅3岁的黄辉林小朋友拿出压岁钱,“希望灾区小朋友平安、健康、快乐。”不到3个小时,活动现场募捐160万元。此后数日,爱心款源源涌向武汉晚报。

2009年4月24日,凝聚着武汉人民拳拳爱心,由武汉晚报发起,并联手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募捐1025万元参与援建的绵竹市汉旺镇第二小学(汉旺武汉晚报·车都希望小学),在汉旺镇香山村一片油菜地中破土动工。

2010年4月16日,占地4800平方米、抗震等级达8.5级的汉旺武汉晚报·车都希望小学,交付使用,500多名师生走进新校园。这是整个绵竹市灾区最早收到定向捐建并投入使用的学校。

2018年4月24日早上8点,小雨纷飞,汉旺学校门口,校长徐利一行等待重返学校采访的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记者:“欢迎亲人回家!”

80年的老校训变了

  新校训是地震震出来的

2015年8月29日,徐利从绵竹市城区小学调到汉旺学校任校长,开始了学校办学文化的思考。

徐利从绵竹市档案馆中,找到汉旺学校历史档案。据考证,汉旺学校始建于1938年,时任县长高岳,为汉旺学校第一任校长申甫亲题“师道所存”德教碑,缅怀其治校有方,这也成为学校师德精神的依归。另一任县长李暄荣,也为汉旺学校题写校训“自强不息”,并作题解:“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望我学校师生秉此校训,做人求学努力勿懈。”

“如果‘师道所存’是汉旺学校师德的魂,‘自强不息’是汉旺学校精神的根,”徐利认为,风雨兼程走到今天,“以爱育爱”应是新时代办学必然且永恒的主旋律。结合“育爱”“立德树人”与“时代”的需求,汉旺学校新的校训“爱以养正 创以启智”应运而生。

校训之变,与遭遇地震后那场人间大爱,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徐利解释,“以爱养正”是以爱做土,立德树人,滋养出真善美的人。而“创”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即创思、创新与创造。汉旺学校在大爱中新生,怎能不奋发图强?我们要做“农村教育的先行者”“育未来之人,育人之未来!”

新校训之下,汉旺学校处处呈现勃勃生机。

4月24日,记者在汉旺学校看到,这是一座花园式学校,四周院墙蔷薇环绕。

课间,学生们在走廊中玩游戏,看到记者,敬个队礼,“老师好!”天真活泼写在脸上。五(4)班学生彭胡馨月听说是武汉记者,笑起来,“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武汉!”四(3)班学生徐磊仰着头,“我们学校是武汉人捐钱援建的,谢谢!”

在汉旺学校一楼科技展示厅,摆放着学生们的作品。六(2)班刘宇航设计的“针管挖掘机”,只要按动尾部针管,利用空气的动力原理,就可以完成挖掘的动作;而学生刘云川发明的“楼道防碰撞报警器”,获得了四川省创新科技大赛发明一等奖。

学校还自编了《创客科学校本课程教材》,相继开设了“scratch电脑语言编程”“智能小车机器人编程”“航模船模”“3D打印”“传统木工”“现代农业技术与生活”“红领巾识气象”等创新科学校本课程,创新科学课题《农村小学创客教育实践活动体系研究》已成为德阳市科研课题。

“你们是武汉来的?”

  “将来我要考上武汉的大学!”

50岁的成英琼,是汉旺学校四年级语文老师。她说,一茬茬学生从学校毕业,又有一茬茬学生走进校园,“大家都有很重要的一堂课,那就是知晓学校的前世今生。武汉人民的爱心,每一个汉旺学校师生都不能忘记。”

教学楼三楼墙壁上,张贴着学生们写的感恩信以及绘画作品。六(1)班语文老师谢智兰说,3月份是学雷锋月,给学生布置3天时间写作文,全班36位学生,布置当天晚上全部完成,“这速度,我真没想到,孩子们是有感而发。”

六(1)班学生肖梓怡,在感恩信中写道——

亲爱的武汉人民:

你们好!

俗话说,十年感恩,没齿难忘,一眨眼工夫,十年就过去了,汉小(汉旺学校)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但十年前,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却深深地印在我们心中……在这对于汉旺人民来说最痛苦的时候、最无助又最危难的时候,是您们,是武汉的亲人们,纷纷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为我们筹捐善款。最后,您们还帮我们重建校园,您们就是我们汉旺学生的重生父母。

十年后的今天,汉小日益辉煌,汉小的学子们也都朝气蓬勃,用成长刷新自我,用知识点亮黑夜。现在,汉小的教学质量一点也不输给城区的学校。当然,这也离不开您们当年的雪中送炭。您们在我们汉旺人民眼中,永远都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在此,我代表汉旺小学生,向您们送上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礼,谢谢!我们这些汉旺学子们,一定会以千倍万倍的努力来回报社会,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祝所有武汉人民身体健康!

汉旺学校六年级一班:肖梓怡

2018年3月10日

4月24日下午,记者找到肖梓怡,她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是武汉来的?”随后,肖梓怡悄悄告诉记者,“将来我要考上武汉的大学!”

一尊《真情撼国》雕塑

  两双手下面有无数双手

汉旺学校正门口耸立着一尊雕塑:上面两双手,下面无数双手,撑起一个爱心。中间,一个时钟定格在下午2点28分。红色底座上写着《真情撼国》。

这座雕塑作者是武汉市崇仁路小学48岁的美术老师袁俊华,自费6万余元设计制作。

徐利校长说,“我们师生每天进校园,都会看到这座爱心雕塑,时刻温暖着我们,也提醒我们要懂得感恩,传递爱!”四年级语文老师刘翔说,看到雕塑,就有一种亲人在身边的感觉,“尤其是晚上我值班时,走到雕塑这里,总会情不自禁停下脚步。”

5月1日,袁俊华老师向记者介绍了雕塑创作过程。地震发生当晚,袁老师坐在学校陶艺室,萌发设计一座大爱雕塑的想法,信念不倒,希望永存,“我希望将最精髓的东西表达出来。”

此后,36次修改设计稿。起初,雕塑上面是一双手,下面是56双手,寓意56个民族大团结。可爱心是来自全世界的啊!袁老师索性将所有的手,都设计成男人、女人的手,代表全世界人民,雕塑下部设计四双八只手,象征四面八方的爱汇聚,创造奇迹。起名《真情撼国》,希望“灾区人民看到希望,从悲痛中走出来”。

当年5月28日定稿,找到武汉一家雕塑公司制作。在武汉市青基会、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硚口区教育局、崇仁路小学等共同努力下,2010年4月底,这座《真情撼国》雕塑落户汉旺学校。

就是此时,武汉崇仁路小学与汉旺学校结成了友好学校。

十年过去了,袁老师一直惦记着汉旺学校,“我还有协助汉旺学校建起陶艺室等任务没完成。”

而汉旺学校的师生更是对武汉念念难忘, “我们随时张开双臂欢迎武汉亲人过来看看,我们也期待着和武汉的孩子们手拉手,有更多的互动交流。”

春末夏初,汉旺学校蔷薇灿烂,花语“爱,思念”,一如武汉人民和汉旺学校的情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