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4月24日讯(长江日报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陈莉 王怀记) 24日,长江日报记者获悉,武汉市出台《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十条民生“干货”助力市民防病治病。今后,市民在传染病、慢性病、精神疾病、职业病等各类疾病的防治上将获得更好的医疗卫生环境。
《意见》共分10条,对武汉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点疾病防控、人员队伍建设等作出了要求。《意见》要求,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精神卫生等专业机构和服务能力建设。
记者了解到,《意见》与民生健康需求密切相关,武汉市将加快建立全国一流的市疾控中心,同时区级疾控到2020年也将全面达到国家建设标准。《意见》还明确,加快推进武汉儿童医院妇幼综合大楼建设,在光谷、沌口各建一所儿童医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今年要全部开设独立的儿科病区。
精神疾病也是让市民最为担心的疾病之一。武汉市将在汉口、汉阳、武昌各建设一家区域精神卫生中心。目前,全市已建设了47家社区精神康复机构——阳光驿站,对精神患者是公益性的,病情稳定的患者在社区就能得到康复服务,促进其回归社会。
《意见》中还明确,到2020年,全市所有区达到省级慢病示范区,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三减三健”是指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
对传染病及对雾霾的监测都将强化,建立雾霾天气健康影响监测网络,逐步实现13个行政区监测点全覆盖。
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方面,建立疫苗全程可追溯化系统和数字化接种门诊,一扫码就知疫苗来龙去脉等。
武汉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解读《意见》时称,《意见》对武汉市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的体系建设、能力提升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和时间节点,对推动健康武汉建设意义重大。
《意见》将进一步健全全市公共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同时,为公共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待遇、人才引进、梯队建设、科技创新提供了全新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必将全面提升武汉市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意见》将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的新时期卫生方针,实现卫生事业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为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提供重要保障。
建设武汉预防医学科学院
根据建设意见,按照“国内一流,中部第一”的目标,2019年前完成市疾控中心迁建工程项目。按不低于省级标准重点建设新(突)发传染病病原检测实验室、营养与环境健康实验室。整合武汉地区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质资源,市疾控中心挂牌成立武汉预防医学科学院,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打造区域性预防医学创新、研究和培训平台,组织开展预防医学领域应用型研究和人才队伍培养。
到2020年,区级疾控机构要全面达到国家建设标准。
沌口、光谷建儿童医院分院
根据意见,围绕“立足武汉、辐射中部、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发展目标,重点完成武汉儿童医院妇幼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到2018年底,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部开设儿科独立病区,其中二级综合医院儿科病床最低不少于30张,三级综合医院儿科床位最低不少于45张。实现所有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儿科24小时提供急诊服务。
各区到2020年,完成业务用房面积不足的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新(改、扩)建。推进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和东湖高新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