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版诗词大会今日举行 选手在湖畔穿汉服对"飞花令"
2018-04-24 22:59:00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冠军获得者匡芳 记者任勇 摄

长江网4月24日讯(长江日报见习记者胡静娴 记者康鹏 通讯员吕作璐 蒋秋雨)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4月24日,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第四届汤湖春悦读书节暨2018年汤湖论诗在汤湖戏院举行,10位选手着汉服,现场“飙诗”、对飞花令,即兴作诗,其中选手文涛与刘德书以“书”为主题现场“飙诗”,PK近三十轮,引得观众阵阵喝彩。“我还能再说十来句。”此轮获胜选手文涛笑言。

本次活动由武汉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宣传部、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教育局与长江日报车都编辑部联合主办,被诗词爱好者称为汉版“诗词大会”。

  亚军获得者文涛 记者任勇 摄

据悉,活动于 4月4日至11日举行了初赛,以微信平台答题的方式进行全民海选,共吸引近万人参与,参赛人数是去年的6倍,满分者多达100人,近一半人答题在 100分(满分150分)以上,展现了武汉市民深厚的古文基础。

最终经过现场抢答、飞花令、现场作诗等环节的比拼,来自沌阳医院医务人员匡芳摘得冠军、来自媒体行业的文涛和刘光影获得亚、季军,分别拿走2000元、1500元和1000元的读书卡。

  季军获得者刘光影 记者任勇 摄

10位选手中,既有东风技术中心的工程师,也有汉口一家金融公司的会计,还有小学教师、杂志编辑。记者现场发现,参赛选手中有一位“50后”选手——64岁的唐传臻是一名退休的语文教师,他告诉记者,自己的诗词储存量达到上千首,平时会把诗唱出来给孙子当“摇篮曲”,“孙子听到我唱的诗,很快就睡着了,有时还会咿咿呀呀跟着我一起唱。”

“我手机里有个备忘录,随时记录写诗灵感。”选手王明明将备忘录上的诗歌展示给记者看,“前几天,从地铁中出来,看到一个有些沧桑的的女子,我就写了一首诗,发现岁月给了沧桑也给了智慧。”

沌阳医院医务人员匡芳去年获得亚军,今年一举拿下冠军。赛后,她告诉记者,去年“玩”得还不过瘾,今年想再来挑战自己,“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能获得冠军非常高兴”。

【专家观点】

武汉大学教授李敬一:

诗歌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里

“当我们想念家人时,可以吟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我们意气风发的时候,可以吟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当我们遭遇烦恼时,可以吟诵‘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歌已经深深融化到我们民族的血液里去了。古典诗歌到了今天,仍然是活的,一点也不陈旧。”

4月24日 ,在“汤湖论诗”活动现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敬一作点评,他长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和新闻传播学研究,曾主讲《百家讲坛》。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名片,比如西班牙人以塞万提斯为豪,英国人以莎士比亚为荣,德国人有歌德,法国有雨果,俄国有托尔斯泰,而我们有老庄孔孟、屈原、蔡文姬、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群星灿烂,数不胜数。诗词歌赋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张沉甸甸、金灿灿的名片,让我们炎黄子孙深感自豪。”

李敬一说,学点古诗词,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感悟力,使人“脱俗”,形成良好的个人作风和家风,“金钱、官职都是暂时的,古人说富不过三代,只有文化才是永恒的财富,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

李敬一表示,学习古典文化,可以提升民族文化水准,增加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帮助我们民族实现“中国梦”。普通人应该学点诗,让诗歌成为生活必需品,形成光明向上的文化自信。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