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大学每周五不上课 让学生进工厂进农村走进社会
2018-04-03 15:11: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刘经南解答学生疑问 张功源摄

长江网4月3日讯(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罗袁璐 李洋洋)“发掘和培育创新人才,首先要在国家和全社会层面培植创新文化。”4月2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武汉大学校长、现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经南在武汉工商学院谈大学创新人才培育时表示,创新人才培育需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高度统一的学术文化,也需要倡导批判思维和崇尚学术自由的思辨文化,传统与现代交融、本土与西方合璧的多元文化。

创新需要土壤,土壤如何构成?刘经南认为需要政府、全民转变观念,培植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超越、支持冒尖、宽容失败、兼收并蓄的和谐文化;提倡全球视野、广泛交流、学习先进的开放文化。

大学文化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力的核心要素,要融化于大学制度,在制度建设中体现深厚、博大、先进的文化内涵。

“创新型人才的培育离不开创新的机制,要突破当前大学传统的面向学科、面向专业、面向行业和职业的院系学术机构构建方式,直接以面向需求、面向问题、面向未来的思维在大学建立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机构的协同研究中心或新的‘院’‘系’。”刘经南院士提出了大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一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一体化模式;二是开展本科教育、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博士后研究人才培养垂直融合模式;三是创新人才开放式教育;四是确立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五是在培养实践能力基础上培养交流技能;六是注重团队在创新人才培育中的地位。

刘经南举例:昆山杜克大学每周五不上课,要求学生进工厂进农村走进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思维。

在讲座中,刘经南院士还从时代、文化、思维方式、习惯和传统、教育界的责任5个方面深入地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根源。他认为“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

刘经南院士认为,创新是人类的天性,是由基因决定的,作为大学,要牢记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方面的使命,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科学人才观,以培养懂专业的合格公民为首要目的,以培养有根的世界公民为长远目的,建立各类人才培养的直通道和立交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