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80年前联中旧址 曾吸引当时全国学子来求学
2018-03-09 10:51: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在宣恩县高罗乡九间店村“湖北联中”办学旧址,87岁的张国泰老人回望当年历史

  “湖北联中”入学证

  利川一中退休老教师、“联中”校友刘世鉴老人,在校园内有百年历史的老泡桐树下讲述经历

  90岁的“联中”校友涂隆成老人 摄影/记者李子云

长江网3月9日讯(长江日报记者李翌 李芳 见习记者冯蕾 发自恩施) 80年前,武汉保卫战前夕,湖北省20多所优质中小学从武汉西迁至恩施,组建“湖北联中”。日前,武汉12位老教师重走“联中西迁”路,揭开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尘封历史。经2月28日长江日报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沿着当年武汉师生“联中西迁”的足迹,前往恩施市区、宣恩县、利川市等多地,探访“联中”遗址,历时4天,行程1500多公里,在武陵山路中寻访当年故事。

根据多方采访和了解,80年前西迁至恩施的20所分校中,经过风霜雨雪,如今留有教学建筑的遗址仅存2处,另有几处“联中”旧址已发展成当地名校。宣恩县史志办主任杨和平呼吁,应尽快对仅剩的几处“联中”遗址进行修缮性维护,让这段历史有根可循,让抗战时期湖北艰苦卓绝的教学历程为后人所铭记。

“联中”旧址已发展成当地名校

3月1日,初春的武陵深山,被朦胧的雾气笼罩,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部的利川一中校园里,传来朗朗书声。

80年前,省立实验中学初中分校和黄冈中学西迁至此,合并成立“湖北省立联合中等以上学校利川初中分校”。学校建筑几经重建修葺,当年“联中”建筑已经不复存在。

利川一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校园里,还有两棵古树,见证了这段历史。其中一棵是高约20米的泡桐树。这棵老树位于校园操场一侧,直径超过2米,树干乌黑。学校老师回忆,1996年左右,泡桐树遭遇雷劈,树干只剩下1/3。还有一棵桂花树,是当年“联中”迁来之后栽种的。

“联中”学子、利川一中92岁高龄的退休老教师刘世鉴告诉记者,在校园里,还有6个当年“联中”建房子的石头赏墩(注:赏墩是建筑梁柱的支撑基础,也叫柱础,常用于当地的老建筑中)。记者看到这几个赏墩均为圆柱体,高约40厘米,直径约为30厘米,上面雕刻有不同的花纹,历经80年的风雨岁月依旧清晰可见。

“‘联中’西迁,不仅保留了武汉基础教育,避免了学生被日本侵略者实行奴化教育,还改变了恩施没有中级教育的状况,让教育的种子薪火相传。”江汉大学原党委书记、武汉市老教授协会原负责人罗友松评价。

“联中”教学遗址如今还有村民居住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当年西迁到恩施的20处“联中”校址,绝大多数如“湖北省立联合中等以上学校利川初中分校”一样,留存的遗迹十分稀少,唯有宣恩县的杨家大屋和向家大屋2处遗址建筑保存相对完好。

位于宣恩县高罗镇九间店村七组的杨家大屋,大约建于1915年,由当地财主杨昌越所建,宅院分别建有前厅、中堂和后厅,共三进19间房屋,建筑规模在当地首屈一指。

1940年9月,杨家大屋和附近另外几个大地主的房屋被政府征用,作为“湖北联中”建始分校初中部校园,即湖北省立第一中学(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前身)西迁校址。

历经百年风霜,杨家大屋基本保存完好,但木质房屋年久失修,现已无人居住。房屋木板墙面斑驳,诉说着时间雕琢的沧桑。

今年91岁的村民杨卯英老人,上世50年代搬进杨家大屋居住,前两年才搬出来,她见证了当年这所学校办学的情况。“当时学生们来到这里都很规矩,和村民生活十分融洽。”杨卯英回忆,自己还曾帮学生洗衣服,洗一套报酬是1角钱。偶尔学生还在校园里表演戏剧,村民们也一同观看。

在宣恩县李家河镇冉大河村2组的向家大屋,也残存了几间当年的房屋,如今还有村民住在房子里。今年70岁的吴柏林和老伴是这里的老住户,他告诉记者,当年这一带的几个大房子都是学校校址,但不少村民在原地盖了新房子,现存的老房子只是当年的一小部分。

在向家大屋的中堂,记者看到一条长6米多的板凳,板凳上布满灰尘,吴柏林用它搁置农耕物品。吴柏林告诉记者,这就是当年“联中”学生学习时用的板凳。

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数万师生西迁至恩施,办学条件艰苦,但各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体格,中等以上学校及少数条件较好的小学都配置了体育设施。

学校的体育项目有跳板、跳高架、木质手榴弹、铁球、接力棒等。除了平时的常规教学外,还经常性配合军事训练,组织爬山、游泳、拉锯战、投掷手榴弹等比赛。今年94岁高龄的宣恩县李家河镇冉大河村居民龙艾清回忆,当时学校的体育氛围十分浓厚,常常看到女学生们在一起打篮球。

龚和生是恩施市教育局的一名退休员工。退休前,他用4年时间走访了“湖北联中”在恩施各县市的遗址,寻访多位当年的见证人,并在《恩施抗战时期教育纪实》一书中记录了“湖北联中”西迁历史。

在龚和生家里,珍藏着11本手工线装的册子。册子封面用毛笔字写着“湖北省立农学院附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入学证明”,角落均标有序号。翻开册子,里面整齐张贴着入学新生的毕业证书,还有省教育厅、学校开具的证明信,落款时间跨越1939年至1948年。

入学证明上,详细记录了学生的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除了湖北省内各地的学生外,还有浙江、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市的学生前来求学。

追忆

学生选举成立膳食管理委员会

见证者:刘世鉴 年龄:91岁 联中经历:1942年—1945年

1942年,15岁的刘世鉴小学毕业后,以本地学生的身份进入“湖北联中”利川初中分校。学校所有学生一律公费,除了随迁学生和本地学生,四川万县、奉节、巫山等地的学生也赶过来求学。

抗战期间物资紧张,学校还需额外采买粮食。刘世鉴介绍,当时由学生选举成立“膳食管理委员会”,下设总务、会计、采购、保管、监察等部门,每班每月推选学生参加,抬着箩筐去赶场采买粮食。

刘世鉴回忆,早饭是用玉米粉熬的稀饭,偶尔混有大米;午饭和晚饭是大米和玉米面混蒸的“金包银”,为数不多的大米被金黄的玉米面包围,每人每天有半斤的量,配菜多为洋芋、白菜和豆腐,不削皮的洋芋吃着麻口。刘世鉴每月最期待的事情,是月底打几次牙祭。如果“膳食管理委员会”的学生管理得好、月底粮食和经费结余多,学校就会给师生们加餐加量。“有一次竟然连着打了三次牙祭。”刘世鉴老人说。

1945年,迁往恩施的各高中直接招收初三毕业生,刘世鉴顺利进入省立乡村师范学校,为他后来的教师生涯奠定了基础。

抗战烽火中学生踊跃参加抗日

见证者:涂隆成 年龄:90岁 联中经历:1943年—1946年

1943年秋天,不到15岁的宣恩学生涂隆成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湖北省立建始初中,办学地点是位于宣恩县高罗镇九间店村七组的杨家大屋。

教学中缺乏设备和器材,老师们便就地取材。涂隆成回忆,上天文课时,老师白天讲课,晚上就带学生们到操场上观察星空,教学生识别大熊座、小熊座和北极星的位置;上物理课时,老师用一小桶水,先用小秤秤出重量,然后把木头和石块放入水中,待水溢出后秤剩余水的重量,然后求排水量和比重。

涂隆成入校时,正是抗日烽火燃烧最炙热的时候。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加抗战,学校最后确定5名同学入选,并在全校开欢送大会。涂隆成回忆,自己的同班同学、来自沦陷区的张钰铨,也在名单之列。

1946年农历二月二十,武汉的学校接到通知开始回迁,本地学生可以转学回各自县里读书,但涂隆成跟着“联中”师生踏上了回武昌的路。师生们从恩施出发,七天到达野三关,歇一天脚,又走了七天到达宜昌。七天后等到了建设厅的船,在大风浪中行驶了七天到达武昌。涂隆成终于随师生回到位于昙华林的湖北省立第一中学旧址,即现在的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