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街民办小学师生时隔52年重逢,前排左一为陈清,后排左一为丁少钦。陈清供图
长江网2月13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邓小龙)回忆学生时代,分享养生窍门,交流生活趣事……这个月初开始,68岁退休老人丁少钦几乎每天都要到一个名叫“永清同学”的微信群里“报到”。这一微信群里汇集了上世纪60年代永清街民办小学的3位老师和10多名学生,其中年纪最小的已经64岁,被丁少钦和当年的同学们戏称为“最高龄班级群”。
从寻找当年的小学老师,到联络老同学组织“谢师宴”,再到建立起这样一个“班级群”,丁少钦花了两个多月时间。他说,还有多位没联系上的小学老师,他们将会继续寻找。
退休多年仍感念小学生活
丁少钦于1964年毕业于永清街民办小学,该校1966年停办,当年的老师们调往其他学校,师生之间随即失去联系。8年前退休后,丁少钦仍一直在外工作,直到2017年11月。
赋闲在家后,丁少钦与邓庆方等几名老同学时常聊起陈清等几位小学老师,感念他们不仅传授知识,还用“润物细无声”的态度影响了他们一生。“一晃50多年过去,却再也没能见他们一面,说声感谢。”
邓庆方今年也已67岁,退休前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的一名教师。当年在永清街民办小学,陈清正是他的班主任。邓庆方告诉记者,他们上小学时,大部分同学家里都比较困难,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的学习操心很少。陈清等一批老师来到学校后,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除了日常教学,还经常用自己的工资给学生们买课外读物,利用休息时间带学生们外出游玩。
“那时我们就像一群‘野孩子’,是这批老师让我们燃起了学习的兴趣,改变了我们的一生。”丁少钦和邓庆方商议后决定,一定要找到当年的小学老师。
带着身份证件寻找到老师
“如果不是一次机缘,可能我们现在无从找起。”丁少钦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参加工作后,他成为原武汉消防器材厂职工,该厂原址在惠济路小学附近。上世纪80年代,他某次路过惠济路小学时,看到学校光荣榜上挂着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的照片,看起来很像当年小学时隔壁班的班主任“侯老师”,照片下的名字却写着“陈清”。
去年11月开始寻师,丁少钦首先想到了这条线索。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找到惠济路小学,确认陈清确实是该校退休教师。但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学校三次婉拒丁少钦询问联系方式的请求。再去学校时,丁少钦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证、工作证等证件,这才在学校的帮助下拿到了陈清的手机号码。他第一时间拨通电话,才知道陈清就是当年的“侯老师”,只是后来改了名字。
通过陈清提供的一些线索,丁少钦又前往解放中学等一些学校,用同样的方式,先后找到了自己当年的班主任徐书国、数学老师陈光耀。今年1月底,丁少钦联系上邓庆方等10多位老同学,在武汉天地为3位老师举办“谢师宴”。他说:“窗外已是一片新气象,但我们都知道那就是当年学校所在的地方,50多年后还能重聚,大家都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2000余字长信让老师落泪
“我从您身上真切感受到教育事业的神圣,后来我教书时的榜样就是您,希望自己能成为像您一样受学生爱戴的老师。这样的心情伴随了我的一生!”2月12日晚,77岁的陈清拿起手机,在微信上看到邓庆方发来的近2000字长信,还是忍不住感动和喜悦的泪水。
师生重逢后,陈清经常收到学生们发来的消息。一名学生回忆说:“有一次听同学说,因为我们惹您生气了,您不愿再教我们,我当时就吓傻了!”陈清看过之后既觉得好笑,又深受感动:“50多年前的事,没想到他们还记得这么清楚。”
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陈清送别了大批学生,也经常有学生看望她。这次春节前与自己所教的第一批学生重逢,更让她感到“圆满”:“我和其他几位同事一样,当年只是尽到了一个教师的本分。这些事让学生们记了半辈子,是对我们最大的尊重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