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加剧就医难 中国儿科医生缺口达20万人
2018-01-10 16:55: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严珑 陈媛 刘迅 李晗 郑晶晶 王永胜 实习生习瑞) 儿科告急,儿科医生紧缺,儿科病房紧张,已非一时一城一地之现象,而是近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情况,今年冬季突如其来的患儿就诊潮,不过是让这个矛盾突显得更加集中,让医患双方的不良体验更加明显。

近期降温后,患儿“就诊难”的压力虽然一定程度上暂时得以减轻,但需要引起思考的是:如果再次出现类似大规模患儿就诊潮,如何避免“候诊10小时”这种情况再度出现?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儿童数量必将继续增加,如何缓解儿科医疗资源缺口?

  我省缺少2万—3万名儿科医生

儿科医生短缺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当下儿童就诊的一股高峰,让儿科医生的短缺问题再次暴露。”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武汉协和医院儿科主任金润铭教授表示,目前全国各个医院的儿科医生都在延长工作时间,但这不是治本之策,即使医生们全部“通宵不休”门诊,也解决不了儿科看病难的问题。现在儿科看病难的背后,一方面与儿科医生数量的长期紧缺有关,另一方面是“二孩”政策放开后,两者“叠加效应”后出现的新问题。

据国家卫计委相关统计显示,在中国,0-14岁的儿童约占总人口的20%,而目前儿童专科医院仅有99家,占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0.01%。2014年,每1000人拥有执业医师为2.12人,而每1000名儿童仅拥有0.53名儿科医生。目前儿科医师有11.8万人,这意味着中国儿科医生的缺口已达到20万人。据介绍,根据国家对儿科的相关政策,100张病床应该配40个儿科医生,但对于江城大多数医院儿科来说,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委、同济医院儿科主任罗小平教授表示,目前我省每千名儿童仅有0.425个儿科医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平常情况下,同济医院急诊值班的儿科医生一晚上接诊量多达100—150名患儿。

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4—2016年中国儿科医生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湖北共有3873名儿科医生,而0—14岁的儿童有910万人,平均每千名儿童仅有0.425个儿科医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78,我省儿科医生缺口约为2万—3万人。

  多家大医院儿科主任表示招人难

儿科医生收入低,工作强度大,在医院受重视程度低,发展前景小,是目前基层儿科医生的普遍现状,也是导致儿科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罗小平说,该院去年原计划招收十几名儿科医生,但最终未招满,只招到了8名儿科医生。他呼吁,改进对儿科的考核机制,改善儿科医生待遇,提升职业认可度及价值感,同时加大儿科医生的培养。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II科主任姜毅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科室只有11个人,但去年的门诊量为10余万人次,忙碌可想而知。那为什么不招人呢?姜毅表示,首先儿科医生培养不容易,第二儿科医生压力大、高风险、收入低,造成愿意学儿科、从事儿科的人越来越少。今年院里考虑到该科人手不足,给他所在的儿II 科加了3个人,但现在只到岗了1个,还有两个因为今年7月才毕业没到位。

中华医师学会儿科分会的一项调查发现,儿科医生的工作量平均是非儿童医生的1.68倍,但收入只占成人科医生的76%。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的一名在职医生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他在同济医学院本硕连读,毕业时一共有150名同学,目前仅有1人正在从事儿科。

"不是不招人,而是招不到人。”汉阳医院儿科主任梅贵春说,按照医院配置,儿科应该配置10名医生,可目前加上他自己,儿科只有7名医生。近3年来他一直在为解决医生缺口问题想办法,但很多医学生不愿意来儿科,有的来了没多久又走了。

  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儿童就诊难

对于当下儿科看病难、儿科医生短缺的普遍现状,武汉大学社会学专家尚重生教授认为,这是多年来的医疗体制、人才培养体系等综合问题导致的“后遗症”,目前改革迫在眉睫。

“儿科医生本就紧缺,再加上‘二孩’政策放开,愈发导致了儿科医疗配给和需求的严重不足。尤其是在社区、乡镇等等基层医疗机构,由于儿科医生缺乏,使得孩子一生病只能‘一窝蜂’涌向大医院。” 尚重生教授认为,这是儿科医生人才培养“断档”、社会对医生缺乏尊重、医生收入低、医患关系紧张等各种不合理因素叠加导致“后遗症”,也必然导致了现在儿科看病难的现状。

尚重生教授表示,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培养周期得十多年,目前应建议实施儿科“后备军”的培训机制,尤其是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使其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和应对儿童的多发病、常见病,逐渐实现儿科分级诊疗;同时,家长也应具备儿童常见疾病的常识,不要一咳嗽、发烧就过度惊慌,占用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此外,孩子也应告别“过度家养”模式,尝试亲近大自然,增强体质。

尚重生教授建议,社会应为儿科医生创造更好的执业环境,遭遇医患矛盾时,保障儿科医生的执业安全和人身安全;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政策,除通过增加收入使其有劳动认同感外,医院从管理上改变现有“唯论文论”等一系列考评体系,降低“情感损耗”,避免儿科临床人才的分流和转行,吸引和培养一支优秀的儿科医生队伍。他特别强调,在解决儿科医生短缺这一问题上,除了数量要增加外,更应注重儿科医生培养质量。

“儿科医生的考核不能和其他科室一概而论,要体现儿科的就医诊察特点。”华中科技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院院长方鹏骞教授方鹏骞认为,公立医院对儿科的考核评价标准应有所转变,倡导儿科的公益性而非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才成为儿科医生。

  多举措并施破解儿科医生紧缺

针对近期儿童就诊高峰引发的就诊难问题,近日,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召开加强儿童医疗服务专题会议,强调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通过增加儿科诊室、延长诊疗时间、增加专家门诊频次、调集院内接受过儿科专业培训的高年资内科医生充实儿科医疗力量等多种措施,切实缓解儿科医疗资源不足导致的供需矛盾;制定儿科就诊高峰期应急预案,组织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进行医务人员紧急调配或患者分流工作。同时,将当日儿科门急诊挂号及开诊医师情况在院内显眼处进行实时公示,确保患者及家属了解目前的就诊情况及预计候诊时间;预约挂号安排在儿科就诊医疗压力相对较小的时间段;通过微信、微博、报纸等多种宣传平台引导家属及平诊患者“错峰就医”,引导儿科患者家庭就诊、社区就诊、就近就诊。

而针对湖北省儿科医生缺乏的问题,据悉,已有多项举措正在推进中。

首先关于人才储备问题,湖北省的湖北医药学院已被批准于去年7月开始儿科学专业招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也在积极申请,罗小平透露,最快将于今年9月开始招生。据介绍,1999年因全国专业调整,儿科系停招。2016年,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支持下,八所高校重开儿科学专业,并于2016年7月起开始招收儿科学专业本科人才。按照规划,教育部将儿科学专业教育前移,力争到2020年各省(区、市)至少有一所高校本科招收儿科人才,缓解儿科医学人才匮乏问题。

其次,由武汉儿童医院牵头成立的“湖北儿科医疗联盟”,至今已有169家湖北省内及周边省市医院加入。联盟内除了有儿科专家点对点会诊,保证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患儿及时就诊,还通过“传帮带”对联盟内儿科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儿科医联体”可以提高基层单位儿科诊疗水平,一定程度缓解儿科就诊紧张的局面。

同时,武汉市卫生计生委介绍,随着全面两孩政策和武汉市“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的影响,全市儿童数量将逐年增加,为有效应对儿科资源相对不足所带来的儿童患者看病难等问题,武汉儿童医院规划新建妇幼综合大楼,在3年内建成投入使用。沌口、光谷地区拟规划新建2家儿童医院,各区妇幼保健院将进行标准化建设改造,提档升级。增加儿科医疗服务供给,武汉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将于2018年底全部开设儿科病房和24小时儿科门急诊服务,其中三级医院儿科床位不少于45张,其他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儿科床位不少于30张,以满足全市儿童患者就医需求。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