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长江网1月8日讯(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古籍《山海经》里提到400多种怪兽,85后绘本作者十驎,在明清版本《山海经》插画基础上,借用宋代书画“中国式写实”手法,结合自己对民族文化源头的理解,用时5年,绘出其中40种神兽,收录进《山海兽》一书。《山海兽》日前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在网上搜索十驎画的神兽图,一睹“山海异兽的神秘真身”。
龙也是《山海经》里的神兽
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选择毕业创作选题时,导师借了一本《古本山海经图说》给十驎。这本书由明清时期不同版本的《山海经》编纂而成,书中图文富有奇异的想象力,使得他对《山海经》有了兴趣。从小喜欢动物和鬼怪神话的十驎,就这样和《山海经》相遇了。
开始时,十驎想以书中神兽与人的故事来进行创作,如驳与齐桓公的故事、大禹与九尾狐的故事、女娲与精卫的故事等。在绘制这些神怪畏兽形象时,十驎感觉被吸入黑洞一般,进入了一个可以无限深入的领域。在研读《山海经》时,一些怪兽的文字记录让他有直接的画面感。他突然来了灵感:“山海神兽的形象表现,可以有不同于前人的新的可能。”
随着对《山海经》的反复阅读,十驎对神兽的塑造越来越多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刻画神兽,除了它们的外貌特征,也会顾及它们的食性与习性。为观察动物的骨骼与肌肉特征,在此基础上画出动物的神性,毕业那年他“跑了20多趟动物园”。毕业时,他完成了15幅山海兽图。
有些动物,在《山海经》里地位一般,却能上升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典型的例子就是龙。我们今天说全球华人都是龙的传人,然而最初的神话中,龙不会飞,是蛟,后来发展成《山海经》里长翅膀的应龙。再后来龙为历代帝王所用,皇帝们以龙自喻,真龙天子、龙体、龙袍、龙椅的概念应运而生,龙成为皇权的象征。
赋予《山海经》中的神兽以神性
十驎说,《山海经》是鲁迅童年时期最心爱的绘图宝书,其中有400多个神兽的图画形象,出现了大量的人面鸟,人面兽、人首蛇身的形象。中国古人以这些形象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的理解,以这种方式与天地、山水、动植物对话交流。
“在人类没有诞生的时候,神兽是最鲜活生动的,它们才是《山海兽》的主角。”十驎有在云南生活的经历,他希望再现一个人类出现以前的神兽世界。人迹罕至的山林绿野,纯粹的自然之美带来的感染力,是钢筋混凝土铸造的城市最缺乏的。他希望《山海兽》能够带给读者一个新的方式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创作《山海兽》的意义是什么?十驎认为,其实就是想开启人们对于周围事物的感知,不要小看周围任何的东西,特别是自然里的东西。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敬重其实是很美好的。现代人都觉得人类是自然的主宰,这种心态与两千年前的古人是完全不同的。古人对自然是敬畏和恐惧的,所以会选取动物作为部落的图腾来崇拜。这也是他要把《山海经》中的怪兽赋予神性原因所在。
访谈:古人对于自然的触感,并不比现代人弱
童年鲁迅喜欢看有插图的《山海经》
读+:鲁迅时代的《山海经》版本有插图吗?对鲁迅成长有怎样的影响?
十驎:肯定是有的,而且长妈妈给幼时鲁迅带回来的那一本《山海经》,就是有插图的。文字是图画的变体,图画可以更直观更具体的展现内容。《山海经》中由图像呈现的奇珍异兽,给予了鲁迅幼年时期很大的精神补充,我觉得这为未来的鲁迅学医,之后又弃医从文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古人开出的“脑洞”,有时超过优秀的现代科幻作家
读+:《山海兽》中你画了一种以光为食物的动物?
十驎:《山海兽》中画了一种神兽眼睛长在身后,只吃宝石发出的光,于是它不断用头上长出的大脚撞击岩石,好找到宝石。以光为食物,这是2000多年前的古人开出的“脑洞”,它几乎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力,包括许多科幻作家。
读+:听说为了画,你还到市场里去观察猪后腿的结构?
十驎:狸力的样子长得像猪,擅长挖土。《山海经》的描述里狸力长了像鸟类的爪子,因此就和正常看到的野猪不太一样。在最开始画草图的时候,会把它画得特别狂野。但是后来慢慢安静下来,就会去想它到底是一个什么形态的动物,什么样的身体结构能够与这种善于挖土的特征搭配?去住处附近的市场里研究猪后腿的肌肉结构,在掌握了真实结构的基础上再去创作。这样在最后出来的画面里,读者才能感觉到狸力有善于挖土的本事。
《山海经》是中西方玄幻题材的共同起点
读+:为什么你说《山海经》是中西方玄幻题材的共同起点?
十驎:西方奇幻文学中的美人鱼、独角兽、吸血鬼等形象,《山海经》里几乎都出现过。《山海经》所记录的范围,不单纯是我们意识中的神州大地,会更广。甚至在那个时候,我们的先人就已经记录了南极企鹅,已经记录了南美洲的许多物种。从时间上看,《山海经》的成书时间在战国到汉初,成书前,《山海经》里的故事已经在民间口头或以其他形式流传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