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晓医”参加完国家临床执业医师笔试 。受访者供图
长江网11月17日讯(长江日报记者 高萌)“她”才9个月大,却以超合格线96分通过国家临床执业医师笔试。
近日,2017年度全国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公布,一位特殊考生引发大家热议。该考试的笔试合格线360分,“她”考了456分,高于全国各类考生的平均分。“她”叫“晓医”,是机器人,官方名为“智医助理”,一举成为全球第一个通过国家医师资格测试的机器人。
16日上午,“晓医”的“家长”接受了长江日报记者的采访。
9个月大知识水平就相当于一位医学博士
16日,科大讯飞医疗总经理陶晓东博士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2006年,科大讯飞和清华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启国内“智医助理”核心研究工作,重点包括算法和引擎开发。今年2月,历时半年研发,“晓医”诞生,8月就参加了2017年度全国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测试。
“您好,颈椎不舒服应该看哪个科?”
“请您到骨科就诊。”听到询问,身材曼妙的机器人“晓医”优雅点头致意,并很快在屏幕上用三维地形图指示出医院骨科诊室的位置……这就是“晓医”现实的应用场景。
陶晓东介绍,“晓医”已在北京301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全国近50家医院“上岗”。
“别看‘她’只有9个月大,但专业知识水平相当于一位医学博士。”陶晓东介绍,“晓医”能导航、分诊和咨询等,“她”适应能力极强,能在各医院门诊的复杂环境下工作。医学数据量非常庞大,一线医生的工作量非常大,疲劳之下难免有疏漏,而“晓医”不知疲倦,精准度已经达到三甲医院医生的平均水平。
接下来,“晓医”还将掌握更多技能,例如精准分诊、病史采集等。比方说,过去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患者信息数据录入工作,通过口述方式“她”立马完成。
掌握专属“学习方法”速成“学霸”
“四场时长150分钟的考试,场均用时15分零8秒,考分456分,超及格线96分。”14日,“晓医”收到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测试成绩单,数据显示,在全国同期53万名考生中,这一成绩可排中上等。
“晓医”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陶晓东介绍,“她”在考前,学习了近百万张医学影像资料、53本专业医学教材、40万医疗文献及病历报告等,拥有了海量知识库。
在研发初期,一个难题出现:医学知识体量大而复杂,传统知识图谱技术无法满足描述医学知识的需要,要让机器学习并懂得运用更难。
为此,联合实验室提出一整套名为“语义张量”的方法,即针对医考需求,将包括医学本科教材、临床指南和经典病例等在内的海量资料录入,使其拥有庞大的医学知识库,做到“有的学”。此外,通过“关键点语义推理”“上下文语义推理”“证据链语义推理”等算法,提升机器的文字推理能力,让其“会学”。
因此,“晓医”具备了高效的知识表示能力和深入的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这是“她”的核心竞争力。
得高分不是靠“题海战术”
机器人通过执业医师笔试,成绩高于多数考生,一种观点认为,“晓医”的得分秘诀是“题海战术”,依赖电脑强大的记忆能力。对此,陶晓东予以否认。
他揭秘,“晓医”在做题时经历了三步骤:自主思考、衡量评估、综合决策。通过自主思考,首先对题干和选项进行全面分析;接着,在医学知识库中为每个选项寻找成为正确答案的可能证据,衡量评估题干、选项和证据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和可信度;最后,对各个选项证据得分进行综合决策,得出考题的答案。
据了解,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晓医”机器人以较高分数通过了执业医师考试笔试,说明“她”已经具备了诊断能力、出具治疗方案的能力。
陶晓东说,根据301医院在今年6月反馈的数据,“晓医”每天的交互达到了2000多次,服务六七百人次,在很大程度上辅助了导诊护士的工作,广受患者和家属的喜爱。
“晓医”会代替人看病吗?他说,由于“晓医”仅通过笔试测试,没有参加实践技能测试,目前还无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另外,独自行医不会是“智医助理”发展方向,未来将助医生提升诊断精度,缩短诊疗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