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愿意在网上花钱买知识?专家这么说
2017-08-21 21:41: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资料图

长江网讯(记者李少峰)2017年,被称为是中国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元年。人们在网上花钱买“知识”突然成为潮流,喜马拉雅、得到、在行、分答、知乎LIVE、千聊等知识平台以及一些知识网红兴起,一些热门的付费知识产品甚至可以在短短几天时间在网上卖出数千万元。

近日,互联网观察家方军出版《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一书,他指出:少数用户愿意用金钱替代筛选等环节的成本,以付费获得更高质量、更为纯粹的知识补充。互联网知识经济正在并将继续深入重塑知识。

长江日报记者通过微信对方军进行了采访。

知识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网上免费的知识这么多,为什么消费者还要花钱买?方军认为:“消费者之所以愿意付费,不是因为知识的稀缺,而是知识的丰饶。”

过去我们买书,其实买的是稀缺,因为书上那些东西别的地方没有。但互联网上,人们为网上的知识产品、内容产品付费不是因为这个东西稀缺,互联网上的信息与知识极大丰富,只要你愿意找都可以找得到。但你愿意为它付费是因为太丰富了,你愿意买一个过滤器由别人帮你筛选。

方军以当下一些热门的知识产品举例说明:“在行”是将知识包装成”一个小时的线下一对一面谈“,“分答”将知识包装成”60秒的线上一对一问答”。不论是1小时还是60秒,都是在知识本身无法标准化的情况下,将知识的“容器”标准化,将知识转化成商品和服务。

分答上提问的用户购买60秒语音回答,看似是售卖知识产品,但其中的业务也涉及到媒体,主要是社交媒体的传播机制——偷听付费1元是一种传播的手段。

笔记侠把演讲变成文字和图片的笔记格式,帮用户去省时间。

马东的“好好说话”以每日更新形式推出8分钟音频课程,上线24小时就卖了25731套,金额超过500万元。知乎Live是网上进行60分钟的音频讲座或问答,知乎 Live已经举办了2900场Live,每位主讲人平均收入超过1万元。

方军发现,在媒体定期刊出的专栏这个形态已经变成主要的知识付费产品形态。 他说:“比如,较难阅读的图书产品,被改造成音频的图书解读。我有个类比,书是咖啡豆,你得会磨咖啡、有咖啡机才能喝得上;现在的跟书有关的付费知识产品像是胶囊咖啡、挂耳咖啡,大大方便了我们。”

你吃的不是药,是知识

制药业的实际产品是知识,药片和凭处方供应的油膏仅仅是知识的包装物。这是知识经济的提出者、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举例时提及的。

方军认为,我们买一个药片时,我们付的钱对应的并不是只是药片的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成本,而是这个药片它研制过程中凝聚的专业知识。 未来制药业可能会凝聚更多的知识。

比如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景:人工智能能通过对我们的基因的分析,一对一定制跟我们的身体、疾病匹配的药品。这时,这种药品中的所凝聚的知识,就是我们说的“场景知识”,与当时、当地相关的知识。

以“制药业的实际产品是知识”这种视角看,我们现在很多行业,它们所售卖的也是知识,它们交付给用户是知识的凝聚物——将无形的知识承载在相对有形的药品、报告、服务等事物上去。 当我们售卖给用户的是“知识的凝聚物”时,我们就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教育用户,反过来,聪明的顾客带来更好的企业。

从这层意义上看,知识会成为这类产品的入口,在金融等领域,趋势已很明显。

未来,个体、公司和网红会并存

在互联网知识经济浪潮中,涌现出一批知识个体。过去,他们可能是学者、老师、传媒人、创业者、学习达人等,互联网知识经济让这些人之间的界限在消除,变成新的群体。

方军把这个新群体的个体称为:知识极客,这是方军自己造的一个词,意思是知识与极客的结合。人们也常用另外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词汇称呼他们:知识匠人、知识工匠、知识手艺人。

博客、微信公众号让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在网上写作。按照互联网预言家凯文·凯利的“1000”个铁杆粉丝说法,只要有1000个付费的铁杆“粉丝”,在经济上是足以支撑一个人生存,这降低了知识创造的门槛。互联网知识经济也让这1000个付费的铁杆“粉丝”更容易找到。

方军认为:对于知识产品的未来,我们可以从大家已经历过的淘宝发展历史看,它先是吸引大量个人上网开淘宝店,但逐渐地它又走向大店,甚至最终发展出B2C的天猫商城出来,现在人格化的网红品牌如雪梨、张大奕成为新的趋势。在知识付费产品领域,类似的情况可能也会发生:未来,个体、公司、网红会并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