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28日讯(记者王娟 通讯员朱芳玺)30日起,青年钢琴家陈萨将在琴台音乐厅和武汉爱乐乐团带来第七届国际钢琴巡礼最后两场音乐会。28日,陈萨提前来汉和乐团排练。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一身白衣白裙的陈萨透露,自己并不看重头衔和名利,而是想做更多“有意思”的选择。这次音乐会,她也将首次通过直播和乐迷分享和排练过程。
名头不重要,“活生生”的音乐更动人
此次两场音乐会,陈萨将分别演绎肖斯塔科维奇的《F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和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这两首作品风格迥异各有风采,其中《F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肖斯塔科维奇写给儿子的作品,被誉为“世间最动人的柔板”,而《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勃拉姆斯创作的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不仅风格厚重,也因为大量的和弦而被业界称为“世界三大最难钢琴协奏曲”之一。
不过,陈萨表示,自己钟爱这两首曲目并非因为“最动人”、“最难”的名头:“好的作品太多,我更注重音乐家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活的经历和感受,那些活生生的东西。像《F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里面有类似手指练习的细节,听起来就像是作曲家跟儿子开的小玩笑,非常动人。而勃拉姆斯这首作品非常宏大包罗万象,钢琴和乐团有对话,有抗衡,会让人非常享受。”
标签不重要,“正常人”的生活更有意思
同为国际大赛获奖者,和郎朗、李云迪齐名,但陈萨并不喜欢“钢琴公主”的名头,媒体曝光率也一直不高。陈萨解释说,很担心这些标签会让她在大众心目中被“盖棺定论”:“这些称号往往都是个商标,其实与这个人的艺术个性毫无关系。作为一个艺术家,必须是不断变化不断成长不断丰富的,一直在发现,而不是停留在某个阶段。可能年轻人刚出来时需要一些标签被人记住,但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很长一段路。”
陈萨说,在完成阶段性的演出任务之外,自己更愿意不慌不忙的练琴,过“正常人”的生活。“看书,散步或者跑步,出去买束花,如果周末有时间,会请朋友来家里做饭,烧烤,可惜这种生活已经很久都没有了。”闲暇时,她也会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旅行的随手拍通过公共号和关注她的人分享。在她看来,成立了工作室之后生活更忙碌,但自主性更强,看重的东西也不一样:“所有的选择,选什么曲目,和谁合作,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家,都跟我自己的意志相关。现在,有意义和有意思对我来讲很重要。有意义是能在一定层面发出自己的声音;有意思,就是从艺术角度来讲非常有趣,让我有很多的快乐、新鲜感和好奇就可以,并不一定是带来多少名声和曝光率。”
在汉受鼓舞,盼乐团打造新品牌
多次来汉演出,虽然来去匆匆,但陈萨依然对武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武汉有一批有一定鉴赏力的观众,他们经常会为了一场重要的音乐会飞去某个城市,每次听到他们的评价都让我非常欣喜。其实艺术家和观众是互相感染的,他们这么热情,我也会很受鼓舞。”
此次陈萨担任压轴演出的第七届国际钢琴巡礼,集合了8位艺术家16部风格不同的钢琴协奏曲,让陈萨感到吃惊又欣慰:“这是个非常好的创意!现在很多人都开始听古典音乐,却不知道听什么,武汉爱乐乐团能介绍这么多的钢琴协奏曲给大家,而不是停留在大众熟知的少得可怜的那几首,是个很大的进步。当然,这种形式需要积累,对钢琴家和乐团都是很大的考验,但是古典音乐需要这样的创意来推广,形成新的品牌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