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让跨海大桥 从构想变成现实
2017-06-28 08:43: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记者韩玮 通讯员李成 陈同尧

编者按:

今年新设立的“全国创新争先奖”,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项科技人才大奖,用于表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转化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研团队。湖北省有1个团队和17位个人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今日起,长江日报特开设专栏,讲述他们立足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勇担创新驱动发展重任,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故事。

今年55岁的张鸿,是中交二航局润扬、苏通、泰州长江大桥项目总工程师,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前期总工程师,还是“一带一路”中马友谊大桥、塞尔维亚泽蒙大桥、孟加拉国过江隧道项目责任领导。这位中交二航局的总工程师,凭借科技创新,让跨江跨海大桥、海底隧道从构想变成现实。

大跨桥梁深水群桩基础施工技术世界首创

20多年时间里,中交二航局先后承建了100多座跨江、跨海大桥,其中多座创造世界第一。

2003年,世界首座跨径超千米的斜拉桥——苏通长江大桥桩基础施工平台开始打桩,长江上游来水与海上来的潮汐叠加,9根60米高的钢桩全部被急流折断。作为项目总工程师,张鸿立下了“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引咎辞职”的军令状。他与技术专家组经过几天几夜讨论,提出钢护筒方案。

张鸿从如何打护筒,到如何保证垂直精度,再到如何让131根护筒构建成牢固的水上施工平台,每一环节都落实到施工图纸上,标注上数字,让工人们一看就能操作。最终,每根护筒的垂直精度远超国家标准。

他开发的大跨桥梁深水、大流速、复杂地层的群桩基础施工技术和专用自升式平台,系世界首创,在苏通长江大桥上得到应用;他开发的深水巨型沉井施工成套技术成功运用于泰州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他开展的海洋环境深水珊瑚礁灰岩条件下的大直径桩基受力机理及成桩技术研究,在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上实施。

港珠澳大桥隧道沉管沉放技术不依赖国外

张鸿曾在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项目前期担任总工程师。在设计建设之初,他们曾与一家掌握海底沉管隧道沉放核心技术的荷兰公司洽谈合作,对方不仅开出高昂的咨询费,还提出整个沉放工程和时间节点由对方掌控和实施,并对核心技术保密。

早有准备的张鸿在投标时就联系国内一家企业进行联合研发、攻关。“我们一定要自己做”!最终,在不断试验和摸索中,关键核心技术被攻克,全长5.6公里的沉管隧道全线贯通,滴水不漏。

张鸿介绍,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下将沉管下沉,必须掌握合适的“窗口期”,对于流速、波浪、风的海洋预报至关重要,但中国人以前没做过。当时,有一家日本公司极力想参与。张鸿则坚信,在海洋上建造了那么多大桥的中国人自己能做到。通过与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中心合作,他们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

让“一带一路”国家分享中国创新成果

最近,张鸿主持的印度洋上的中马友谊大桥,已进入上部结构施工;孟加拉国第一座水下隧道刚刚进场;以色列阿什多德港项目正在建设,力争年底初具规模。“一带一路”项目多处在海况条件恶劣的外海,如何在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等海洋条件下建造工程,是张鸿正在思考和创新的课题。

“我们为马尔代夫建造世界首座珊瑚礁上的跨海大桥,当地人经常在工程附近冲浪、游泳,时刻关注着进展,也真心感谢我们。”张鸿说,“中国工程师‘走出去’,要与当地融合。”中交二航局为肯尼亚建蒙内铁路时,当地人缺乏技能,张鸿就让中国师傅“传帮带”。他还提出做一些动画视频,让当地人一看就懂。

在以色列阿什多德港项目建设中,张鸿提出了几个新工艺,为当地节省6000万美元。“我们通过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改变了当地人对中国的传统看法”。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