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生肖贤鑫“下乡”到了江夏湖泗街的肖家垅村。长江日报记者任勇摄
这一年马上就要过半,武汉人掰着指头捋一遍,今年以来,咱武汉一系列的城市治理创新都受到了全国关注,这一系列引起广泛关注的治理创新也加快了城市前进的步伐,展现出了大城治道的武汉探索——
整治“新衙门作风”,开展基层作风巡查,化解信访积案,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倡议“新青年下乡”,推动“红色引擎工程”,发展新民营经济……
开展基层作风巡查4个月化解八成信访积案
市委第十一巡查组到黄陂区蔡甸街陈春发(左三)家中进行回访。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摄
黄陂区蔡店街石龙社区陈春发夫妇,原是农业户口身份的农机厂工人。工厂倒闭多年后,依据政策,他们本可办理“农转非”手续并享受“五七工”福利待遇。但手续延迟了一年才办下来,导致他们的“条件不符合”。为此,两口子成了“访民”。
今年3月,市委基层作风巡查第十一组进驻黄陂区后,巡查干部多次主动与他们接触沟通。经过全面调查和专家研判,陈春发夫妇的诉求被认定是合理的。
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现在陈春发每个月的养老金从225元涨到967元,老伴的养老金每月达到1430元。
这是武汉开展基层作风巡查化解信访积案的众多成果之一。
上海市委党校教授刘红凛:
中央多次强调,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的信访突出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各地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运用各种办法解决好。武汉创造性地开展基层作风巡查,化解信访积案的同时,查处背后的“新衙门作风”和“微腐败”,做到了“凡是群众关心的问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留言办结率超过99%
“我妈妈因头部手术后遗症,无法行走,我与妹妹去帮妈妈办退休手续,但工作人员要求本人亲自去。请问这种情况,政府能提供方便吗?”
6月21日凌晨,市民万先生通过网上群众工作部网络入口——“武汉城市留言板”向青山区反映情况。收到留言后,市人社局青山社保管理处当天启动多方联动审核,促成万先生代替母亲办手续,“半小时就解决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快速发挥作用的,是为群众办事的一种全新的“吁求——反馈”机制:市民以网民身份出现,通过网络渠道,向政府部门传递呼声,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国家行政学院纪检监察室主任竹立家:
武汉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在网上开辟“第二信访局”,是践行中央“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要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力创新,“具有在全国复制推广的价值”。
大学生下乡进社区贴近现实提升自我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生肖贤鑫“下乡”到了江夏湖泗街的肖家垅村。长江日报记者任勇摄
6月1日8时,黄埔人家小区,几十位居民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高唱国歌。该小区每月一次的升旗仪式,由一群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主持,旗手胡小庆是一位入职众治社区服务公司不久的大学毕业生。
众治社区服务公司是一家公益性物业公司,成员多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推行“一米阳光”志愿服务,确保社区新“五保”——保洁、保绿、保安、保修和保稳,同时经常为居民表演文艺节目。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实施“红色引擎工程”,选聘党员大学生,前往社区从事物业服务工作。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发出招聘公告,吸引了1500多位大学生报名。
江夏肖家垄村的孩子们迎接新老师的到来长江日报记者任勇摄
武汉还在今年2月底启动了“新青年下乡”行动,3月初正式出征,江汉大学、武汉商学院等4所院校的学生们分期分批前往驻点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不少大学生写下“下乡日记”,感悟通过融入基层现实,与老乡亲密接触,使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得到了提升。
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
武汉拥有一百多万在校大学生,通过“年轻力量”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中,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也是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探索。
发展新民营经济开辟富民兴汉源头活水
5月28日,斗鱼嘉年华现场人气嗨到爆长江日报记者彭年摄
近年来,以斗鱼直播等“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新形态,在武汉展现出勃勃生机。他们的共同特征体现为8个“新”:创业主体新,产业领域新,发展动力新,融资方式新,集聚格局新,商业模式新,市场需求新,治理结构新。
武汉市民收入水平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经济这条腿长,民营经济这条腿太短”。武汉市委认识到,新民营经济的内涵特征与武汉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高度契合,富民兴汉,毫无疑问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但必须走新民营经济发展之路。
6月13日,武汉召开新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以理论升华引领实践深入,吹响了“打造新民营经济集聚地”的号角。
6月13日,武汉召开新民营经济发展大会长江日报记者郭良朔摄
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表示,他在武汉找到了共鸣。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用行动强力响应——复星将投资超过500亿元,助推武汉新经济。
刘宝林在新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发言长江日报记者周超摄
众多本土企业家迎着新的风口起跑。“传统民企”九州通下一步将打造规模中国第一的医药物联网,董事长刘宝林说:“如果转型升级慢了,我们将面临淘汰。”
辜胜阻、史晋川、张燕生等知名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民营经济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民营经济是发展的新引擎,武汉非常敏锐,找到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切入点。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严法善认为,新民营经济创造的财富共享度更高、受益面更广,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逻辑统一。
勇于探索见担当
本报评论员
经历波澜壮阔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已成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央明确要求,城市工作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城镇化进程,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创新治理加以解决。这些问题,类型上多种多样,层面上有小有大。有些问题,是具体城市的特殊问题;有些问题,是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有些问题,是国家治理的大局问题在城市的体现。无论什么类型什么层面的问题,都不容回避,都要攻坚克难,这是城市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城市应有的责任担当。越是大城市,越是在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越应有更大的治理担当。
武汉是一座拥有超过一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是湖北的省会城市和主中心,是国家中心城市。规模大,意味着问题的表现会更全面更复杂;地位重,意味着承担的责任使命更大更重。这样的规模和地位,把武汉治理好,本身就意义重大,同时也要求我们在城市治理中,更加体现大局意识,使武汉治理的探索也能具有跳出武汉的价值和意义。
开展基层作风巡查,化解信访积案;开通城市留言板,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倡议“新青年下乡”,推动“红色引擎工程”;从理论概括到实践先行,打造新民营经济集聚地。武汉城市治理的这些创新探索,既针对着武汉“新衙门作风”时有表现、回应市民诉求机制分散、留住更多大学生创新创业、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等现状和问题,也对应着如何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互联网时代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广大青年在身心上贴近中国现实、引领经济新常态推进共同富裕等时代关切和中央关心。
从实践来看,这些创新探索,得到了市民群众的响应和认可,受到了全国性的关注和肯定。不断完善和推进这些创新举措,不断在新的领域改革探索,我们需要以一座大城的治理担当,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作者:长江日报记者刘功虎胡雪璇宋磊张隽玮郑汝可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