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首批海绵社区完成改造 居民意愿成为施工决策指挥棒
2017-06-23 09:07:00 来源: 长江日报

改造时为树筑穴,既不影响停车,也为树木预留了足够的生长空间记者黄师师摄

(记者黄师师)伴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青山区一批老旧社区、学校和医院已完成升级改造。22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访首批海绵社区发现,居民意愿成为施工决策指挥棒,林间路、树穴、停车位、小花坛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极具人性化。而这都要归功于“海绵”改造动工前施工方、设计方向居民发出的问卷调查。

作为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青山区老旧社区多,不少社区绿地受损、道路破损,每逢雨季,居民一走一脚泥。改造老旧社区是此次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改造老旧社区现有人行道、绿地、盲道、停车位,建设雨水花园,设立蓄水模块等。

改造相关负责人说,为了让海绵化改造不是概念上的生搬硬套,每次改造前,施工人员都会实行问卷调查,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优化设计。

比如经过问卷,得知老旧小区里若老年群体占比较重,就会考虑多设计一些桌椅或休闲广场,为老年人尽量提供方便和安全。对居民反映雨天易渍水的社区进行改造,就会充分考虑管道直径要不要粗一些、是否利于雨水集中排放等,力求小区海绵改造细节与广大居民的实际需求相吻合。

青山临江大道附近的依江畔园内,小区树林内的一条石板路引起记者的注意。这条原本并不在设计图上的道路,是施工单位根据现场需要更改设计方案后改造而成。此前,这里只是小区居民走得较多的一条土路。

“踩踏绿地抄近道本不是什么好事,可后来调查发现事出有因”,进行施工的一冶集团现场负责人杨炳阳介绍,隶属于小区物业公司的库房,恰恰坐落在小树林里。因工作关系,经常有人从库房进出。而唯一通往库房的狭窄道路因临近小区垃圾堆放点而遭封堵。人们为了方便出入,就直接从树林间穿行。久而久之,就踩出了一条土路。

“裸土被压实,并不能很好地渗水”,在征得居民同意后,施工方会同设计方一起优化了设计方案,在原有土路的基础上铺装石板,石板间撒上草籽,既保证雨水渗透,又满足大伙儿的出行需求。

除了“规定动作”,每个改造点还结合居民需求,设计“自选动作”。家住热电社区的部分居民对社区生态停车位改造过程中保留下的树木感到满意。他们表示,原本的设计方案是要将树木移栽,可大伙儿在这里住了十几年,看着树慢慢长大,舍不得。经过反复协商,施工方给树木做了树穴,不影响车辆停放,也给树木预留了足够的生长空间。

责编:宋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