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聚焦武汉百步亭社区 居民把钥匙给居委会保管
2017-06-12 10:51:00 来源: 长江日报

保管干部把使用完毕的钥匙放回保管箱(资料照片) 新华社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12日讯(李婷)11日,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一个16万人“大家庭”的幸福密码》,从“72把钥匙‘解锁心门’”“志愿者:社区血脉幸福源泉”“‘狗患’引发的‘社区公约’”“‘家风’凝聚社区‘大家庭’”等多个方面推介百步亭社区基层治理经验,聚焦武汉“红色引擎工程”。

通讯中,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说:“百步亭社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企业参与社区共建、物业融入基层治理等创新举措,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层治理体系,武汉正全面推广‘百步亭经验’,实施‘红色引擎工程’,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个社区,16万名居民,不到4个人就有1个志愿者;数十个家庭信任居委会,将自家钥匙委托保管;每到月初,国歌嘹亮,国旗在这里升起;每到元宵节,周边乃至更远的居民蜂拥而至,只为欣赏这里居民亲手所制的花灯……通讯开篇这样介绍百步亭社区,“这就是百步亭,武汉市江岸区一个十分独特、声名远播的社区。这里‘小家’和睦,‘大家’和谐,过去素不相识的人们,一搬到这里,就如同搬入‘熟人社区’”。

通讯首先聚焦百步亭社区的文卉苑。在文卉苑居委会,存放着72把居民委托保管的钥匙,它们打开的不仅是居民的家门,更是社区所有居民的心门。报道说,信任,是文卉苑居民将钥匙交给居委会保管的底气,也是百步亭社区近20年来区域不断扩大、居民人数增加后,仍能保持强大凝聚力的基础。百步亭经年累月的活动深入人心,已成为社区传统,这些传统又进一步夯实了邻里信任的基础。

通讯指出,在社区所需的养老、托幼、就业等公共服务中,百步亭的志愿服务有效地补上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短板”。根据志愿者自身特点与特长优势,百步亭社区已建立190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覆盖到解难帮困、小孩托管、精神安慰等方方面面。通讯介绍了志愿者余洪芝、冯英兰服务居民邻里以及“抱抱团”志愿服务队、“橄榄枝”法律咨询服务队、“管得宽志愿服务队”等特色志愿服务队的故事。在社区“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氛围引导下,百步亭社区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1万名居民中不到300名志愿者,到现在16万居民中,注册志愿者就达到4万多人。

社区治理中,矛盾纠纷是常态。广场舞扰民之争、业主与物业摩擦等,在各地小区时有发生。通讯介绍了百步亭社区用“社区管理公约”治理“狗患”的经验,由此形成居民“提议题”、多方“出主意”、群众“拟方案”、张榜“开言路”、组织“定公约”、表决“说了算”的“六步议事法”。在此模式下,先后制定出台“环境噪声污染公约”“敬老爱老公约”等140多项社区文明公约,社区车辆占道、晨练噪音、居民信访等社区棘手难题得以解决。报道指出,在化解业主与物业的矛盾中,百步亭探索出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方联动”的工作模式,破解物业公司与居委会面对居民服务诉求,各自为政,相互“踢皮球”的弊病。

小家庭传承家风,百步亭这个大家庭也在形成“家风”。通讯介绍了百步亭社区婆媳对夸、道德讲堂、家庭故事会、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在百步亭“三天一个小活动,五天一个大活动,逢年过节必有活动”已成为社区惯例。以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为载体,最终形成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千家万户。

通讯指出,一系列探索与尝试,让百步亭从一个安居示范工程“品牌”,逐渐成为社区治理创新的“输出源”。江岸区正在积极探索发挥百步亭作用,选择45个社区先期试点推广,到2018年力争全区70%社区都建成“百步亭式社区”。北京通州、吉林长春、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还邀请百步亭专业社区工作队伍,前往当地基层社区“问诊把脉”和“开药方”。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