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6万人“大家庭”的幸福密码
2017-06-11 18:14:0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6月11日电题:一个16万人“大家庭”的幸福密码

新华社记者

一个社区,16万名居民,不到4个人就有1个志愿者;数十个家庭信任居委会,将自家钥匙委托保管;每到月初,国歌嘹亮,国旗在这里升起;每到元宵节,周边乃至更远的居民蜂拥而至,只为欣赏这里居民亲手所制的花灯……

这就是百步亭,武汉市江岸区一个十分独特、声名远播的社区。这里“小家”和睦,“大家”和谐,过去素不相识的人们,一搬到这里,就如同搬入“熟人社区”。

“72把钥匙”解锁心门

400多低保户、300多个独居人员、370多名残疾人、100多名刑满释放人员等,都居住在百步亭社区的文卉苑。

文卉苑由2600多户廉租房和近800户经济适用房构成,是武汉城区规模最大的廉租房小区之一。

在文卉苑居委会,存放着72把居民委托保管的钥匙。它们能够打开的不仅是居民的家门,更是社区所有居民的心门。

两年前,独居老人庞云鹏因痛风在家晕倒,定期上门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敲不开门,紧急情况下用钥匙开门送医才脱离危险。现在庞云鹏将低保证、银行卡乃至现金都放在居委会保管,“我命都是居委会救的,还有啥不放心?”

信任,是文卉苑居民将钥匙交给居委会保管的底气,也是百步亭社区近20年来区域不断扩大、居民人数增加后,仍能保持强大凝聚力的基础。

1995年,在城市职工还主要靠福利分房的年代,武汉市在江岸区城乡接合部启动安居工程项目,建设一批经济适用房以缓解部分市民住房难问题。百步亭集团承担了这一工程。

“当时很多新建住宅项目,企业开发完就不管不问,小区与社区居委会脱节,业主与物业矛盾重重。”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说,集团决定社区由企业自己来“建设、管理、服务”。

房屋好盖,社区难建。以“单位人”为基础的封闭式社区,改成“社会人”的开放式小区后,“熟人社会”被打破,信任基础不再。“邻里铁门一隔,老死不相往来”,成为社区治理的普遍难题。

“刚建成时,居民从不同街道,各类企业搬来,一片涣散。”1995年从大学教师岗位转行后,一直在百步亭工作的社区管委会主任王波说,社区和居委会发动党员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

楼栋中有老人就逢年过节上门慰问,有适龄儿童就联系解决入学,党员志愿者成为邻里之间、居民与社区之间穿针引线的联络员。社区还邀请居民每月首个工作日参加社区升国旗仪式,每年春节、元宵节组织“万家宴”与“花灯展”,这些活动经年累月深入人心,已成为百步亭的传统。这些传统又进一步夯实了邻里信任的基础。

今年春节,社区“万家宴”有4万多个家庭参与,合作完成、共同享用1.2万多道菜肴。一场宴席下来,彼此都成了亲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