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爸妈入住儿童福利院 每天和孤残孩子同吃同住
2017-06-02 08:42:00 来源: 长江日报

蔡红霞夫妇与孤残孩子在一起 通讯员周钢 摄

记者马振华 通讯员周钢

1日是儿童节,上午7时,市儿童福利院新院“类家庭”里,爱心妈妈蔡红霞在叫她的孩子们起床,祝他们节日快乐。

“类家庭”里的设施全部由市儿童福利院提供,冰箱、彩电、各种少儿图书、智力玩具一应俱全。今年48岁的蔡红霞担任爱心妈妈还不到1个月,她是市儿童福利院龙泉山分院今年招募的首批爱心妈妈。她说,她的女儿今年大学毕业了,工作也找好了,家里没有了负担。听说市儿童福利院招募带薪爱心爸妈,她和丈夫从众多报名夫妻中脱颖而出。

蔡红霞的“家”中有两男、两女4名孤残孩子,最大的是一名13岁脑瘫患儿,最小的今年才5岁,是一名无规律性癫痫患儿。蔡红霞说:“对于这种情况的孩子,普通家庭是很难照料的。我就专心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蔡红霞每天日程很紧凑:上午7时,把早餐做好后叫醒孩子们起床,帮助他们穿衣、刷牙、洗脸、吃早餐;9时30分,把孩子们送到福利院内特教班学习后,回到家中整理家务;11时30分,把孩子们接回家中,吃完中餐后再送他们去特教班;晚饭后,夫妇俩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做游戏、散步。到了周末,夫妇俩如果不回自己家,就会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

蔡红霞介绍,市儿童福利院规定,每周要为孩子们制定健康食谱,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都有讲究。食材都是福利院提供的,爱心妈妈只负责做。早餐牛奶是必需品,中晚餐最少三菜一汤、荤素搭配,节假日最少八菜一汤。“孩子们过生日,我们还会帮他们买生日蛋糕、举办生日宴,让他们过上家的生活。”蔡红霞说。

“我们都是带着爱心来报名的,本来不图什么。但是,福利院每月给我发3000元。我的丈夫在福利院食堂工作,每月有2000多元。”蔡红霞说,“福利院还免费为我俩提供食宿,让我们安心地和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家里。”

“有爸妈,棒”,这是家里的孩子们最简单的表达。家里最大的武冰宏今年13岁,他在不记事的时候就住进了市儿童福利院。随着年龄增长,他慢慢地感受到了自己与其他孩子不一样,心里总有些失落感。自从住进了蔡红霞妈妈家,爸爸、妈妈每天对他都很好,他说“很开心”。

链接>>>

“类家庭”让45名孤儿有了爸妈

长江日报记者1日从市民政局获悉, 像蔡红霞这样的“类家庭”,我市共有15个,他们让45名孤残孩子有了家。

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彭莉莉介绍,为了孤儿健康成长,市儿童福利院探索了“类家庭”养育模式,即由一对爱心夫妇担任“爸爸”和“妈妈”,在市儿童福利院提供的住房内与2至4名孩子组成一个家庭,妈妈负责在家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教育等,爸爸白天外出工作,晚上回家后协助做家务、辅导孩子学习,促进孤残孩子社会能力的提升,让他们获得更趋于正常的社会化成长环境。

今年“六一”前夕,市儿童福利院龙泉山分院启用,20套“类家庭”房投入使用。记者看到,每套房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均为三室一厅的设计布局,南北朝向,全套精装修,厨卫配套设施和生活用品齐全。首批招募的6对爱心父母照料养育20名孤残孩子,均已经入住。

彭莉莉介绍,目前在“类家庭”生活的孩子以唐氏综合征、脑瘫、癫痫等智力低下的少年儿童居多。这些孩子很小就被家庭遗弃,到市儿童福利院后,最初状况非常差,不会走、不会说。早期的探索显示,在“类家庭”中成长的孤残孩子性格更开朗,能照顾兄弟姐妹,会体贴妈妈,情感更完整,身心更健康。

(马振华 通讯员周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