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宣传队伍在汉形成最强阵容
记者李婷 通讯员祝丽芳
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
暨瞿秋白旧居陈列馆示意图
铭新街
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
暨瞿秋白旧居陈列馆
瑞祥路
祟善路
吉庆街
交易街
汇通路
黄石路
地址:
武汉市江岸区
吉庆街126号
电话:82642291
邮编:430014
22日,“百场大学生红色主题班会走进江岸”活动在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暨瞿秋白旧居陈列馆举行。来自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30名学生参观了陈列馆。毛泽民的外孙曹耘山昨日为活动题词。
1927年初,与共产党合作的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中共中央各机关陆续从上海迁至武汉。同年3月,时任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成员、宣传部委员的瞿秋白抵达武汉,先后主持中宣部和中共中央工作,并以原江岸区辅义里27号作为中宣部办公地及其住所。这一时期,党的宣传工作受到极高重视。
武汉党史、文博专家赵晓琳向大学生们介绍,中宣部在汉领导《向导》周报和《汉口民国日报》。其中,《向导》主要发表时事政治评论文章,传递党的声音。据资料记载,为保证质量,中央政治局将供稿任务分配到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赵世炎等领导人为主要撰稿人。
“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第200期《向导》由四个中央政治局常委撰稿。由此可见当时宣传工作在我党的重要地位。”赵晓琳说。
在汉期间,《向导》在中国内地许多大中城市及巴黎、东京等地设有30多个分销处。其发行量由开始的3000份激增至4万份,最高时达10万份。
“虽然中宣部在武汉时间不长,但宣传工作成效显著。”赵晓琳说,机构扩大,人员增加,形成了建党以来宣传队伍的最强阵容。出版发行工作红红火火,开创了党的宣传工作新局面。
当天,90后手绘达人米莫现身活动现场,为此次活动手绘了一幅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暨瞿秋白旧居陈列馆图。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参观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暨瞿秋白旧居陈列馆 记者陈卓 摄
中山大道
北京路
制图 陈昌
责编:李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