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全媒体讯(魏娜 通讯员李佳)仅知道车身颜色和经过路段的时间,哪怕不知道车牌号,在武汉市交管局“警用魔方”平台上,10分钟就能查出车辆的具体信息及其行驶轨迹。这套强大智慧系统的建设者中,有一名90后“技术宅”,他叫方洋,今年27岁,研究生毕业后,放弃百万年薪,乐当智慧交警。
方洋和他设计的“交通智慧大脑”(背景大屏幕) 武汉市交管局供图
“程序猿”放弃百万年薪当警察
方洋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就学时曾在“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还没毕业,就有国家部委、央企、互联网公司来学校要人,广东一家网络公司为他开出百万年薪。方洋一一婉拒这些单位、公司,因为他有一个警察梦。
2014年底,方洋来武汉市公安局交管局科研处报到,领导交给他一个任务:与互联网企业高德公司联系,打造“交通信息服务平台”。这是武汉交管“互联网+交通”的初创。
当时, “互联网+交通”还是一个抽象概念,“互联网+交通”是什么样的?用什么办法来实现?没几个人说得清。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得自己摸索。
方洋花了一个月时间,跑武汉的大街小巷,向有经验的同事、路面执勤民警请教,对市区路网和流量特点有了初步了解。然后与高德公司技术人员一道,闭关一周,搭建出“武汉交通信息服务平台”的初步构想。
“计算宅”设计武汉交警“数据大脑”
“武汉交通信息服务平台”让武汉交通指挥系统变得“耳聪目明”,方洋通过大数据平台,将122报警数据、过车拍数据、互联网导航公司车流量数据汇集一起,形成“智能大脑”,并通过大数据运算,估算出拥堵路段、时段、持续时间等,武汉的交通指挥开始“有的放矢”。
交管部门指挥交通有了“天眼”,市民出行也要智能。方洋研发出“易行江城”APP,他坐在电脑前,写出一个又一个小程序,将开车出行市民需要的行车导航、停车引导、出行避堵、交通管制发布等各种信息,集成在一个手机APP上,让300万车主出门不再走弯路。
2016年,方洋又成为武汉交警“数据大脑”、“智慧应急平台”、“天眼警务魔方”、“数据警规”等一系列“互联网+智能交通”平台的主要开发技术人员,成功完成各平台的研发。
现在,无论是出行、停车还是查询交通违法,武汉人开始习惯点开手机查一查——这不仅给司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也给交通带来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武汉在全国大城市拥堵指数排名中“节节后退”,从2014年全国第7名,下降到2016年全国第17名。
缓解交通拥堵的成就感,多少钱也换不来
市民出行越来越便利的背后,是方洋和同事无数个日夜的不眠不休。为了加快研发进度,他曾连续一个月吃住在单位,出差也要随身携带电脑,只要有时间便投入编程工作。同事笑他是“技术宅”、“程序猿”。
方洋希望做个“另类的技术宅”。他喜欢打篮球,工作压力越大,篮球打得越有激情。去年,他参加武汉市公安局代表队,在全省公安系统篮球比赛中小露身手。
现在,仍有不少计算机企业“惦记”方洋,用高薪求聘。方洋不为所动,他说,因自己的参与,大武汉的交通拥堵情况得到了缓解,这样的成就感,多少钱都换不来。
方洋笑着说,唯一的遗憾是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假警察,因为“从没有手拎匪徒,也没有问询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