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知识产权法庭挂牌,可跨区域审案
2017-02-22 22:23: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全媒体讯(李亦中 通讯员王田甜)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22日挂牌,迈出跨行政区域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第一步。该庭相关负责人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了知识产权审判庭的运作模式。

  推行武汉首创的民事刑事行政“三审合一”模式

去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开展跨区域管辖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试点,武汉是首批确定的4个试点城市之一。

作为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将专司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工作,除管辖武汉市辖区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外,还将跨区域管辖全省有关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业秘密、驰名商标认定及垄断纠纷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武汉中级法院本部和我省其他地区法院不再受理相关案件。

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成立后,将继续按照武汉中级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三审合一”模式,集中审理知识产权的民事、刑事、行政案件。

“三审合一”,就是将涉及知识产权的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全部归集由知识产权庭统一审理,以解决知识产权专业性、技术性带来的刑事、行政审判认定事实困难及执法不统一等问题,实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科学性、公正性和统一性。这也是武汉中级法院在全国创造的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武汉模式”。

  聘请专家型陪审员,破解审判技术难题

由于专利、计算机软件等案件,常常会涉及一些专业性技术问题。对缺乏专业技术背景的法官而言,办理这一类知识产权案件肯定“吃力”。

为更好地解决专利等技术性案件事实查明和侵权比对上的困难,弥补法官在技术知识上的短板,武汉中级法院知识产权庭大胆探索,有针对性地在部分专利侵权和计算机软件案件中,推行专家型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审、专家证人出庭、委托技术专家集体咨询等举措,多渠道查明技术事实。

2015年,经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商议,武汉中级法院聘请该中心5名资深专利审查员作为专家型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判工作。这些专家型审查员迄今已先后参与多起专利侵权疑难复杂案件的审判,取得良好效果。

“挂牌后的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将沿袭专家型陪审员参与庭审的模式。”这位负责人说,专家型人民陪审员的引入,将人民陪审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双重身份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专业型人民陪审员对技术事实查明的辅助作用。

  打造精英化知识产权审判团队

早在1997年,市中级法院就设立了知识产权法庭。最高法院在北、上、广三个城市已经设立了知识产权法院。为什么这次我市挂牌成立的依然是“法庭”而不是“法院”?

据介绍,武汉知识产权庭挂牌后开展的是试点工作,最高法院将先行试点都称作“法庭”。先行试点,说明中央看好武汉的创新定位和龙头设定,肯定武汉的经济和创新发展,在战略布局上凸显武汉作为长江中游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心、辐射中心的作用。

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成立后,将依托我省科教和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精英化的知识产权审判团队。

此前,这支团队主导的知识产权法庭是武汉中级法院学历最高、案件绩效常优的“明星审判庭”。全庭12名法官,75%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其中法学博士3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海外归国硕士研究生2人。审判人员中,除具有法学教育背景外,部分还具有工学、理学、医学、化学、计算机等专业教育背景和专利资格证书。平均年龄36.7岁。

近3年,该团队审理的案件,有6起案件入选2014年和2015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入选数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级法院中位居第一。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