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新参加三场代表团联组审议提出武汉要做足"水""港""人"三篇文章
2017-01-23 09:01:00 来源: 武汉晚报

  陈一新参加三场代表团联组审议提出

  武汉要做足“水”“港”“人”三篇文章

本报讯(长江日报记者郑汝可)昨日下午2时30分开始,晚上6时47分结束,4个多小时,陈一新接连参加了三场代表团联组审议,先后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蔡甸、洪山、江夏、新洲、黄陂六个代表团的党代表们,共议“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

“像武汉这样天赐好条件的城市,实在是太少见了!‘金饭碗’放在我们面前,关键看我们怎么用。”根据自己20天来密集调研初步了解的情况,陈一新提出,武汉要做足“水”“港”“人”三篇文章:“‘水’‘港’‘人’三个字,一个不能丢、一个不能少,抓住这些重点加以突破,把这些资源优势真正变成经济优势,使武汉真正走在全国前列。”

三场联组审议,聚焦主题各不相同,谋划武汉赶超发展的情怀一样殷切:身为武汉新“当家人”,陈一新到每个代表团听取党代表审议意见前,都已事先做足五项“功课”——全面了解该团所在区的基本特点、去年工作的亮点、自身工作的弱点、发展中的难点、下步工作的重点。各团代表们则主动对接党代会报告勾画的发展蓝图,结合各自实际,积极谋求拼搏赶超的发力点。

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蔡甸代表团联组审议会场,代表们聚焦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等议题。刘子清代表建议,把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作为建设“三化大武汉”的重要平台,加快规划建设步伐,陈一新回应:“既然名字叫‘中法’,就一定要眼睛向外,多招法企法资才名副其实。”围绕两区如何发挥产业特色优势,担当武汉“打造世界知名的‘车都’”“‘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主战场,多名代表踊跃建言。陈一新不时插话互动,分别对两区提出希望: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作为国家级开发区,要发挥主引擎作用,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典范;蔡甸区要全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

武汉地区有82所大学、120万名大学生,大部分聚集在洪山区、江夏区。在两区代表团联组审议中,“大学之城”建设成为最热话题。林文书代表提出“建设环高校创新经济带”的建议,程春生代表呼吁武汉出台更有力政策把更多大学生留下来创新创业。“留住大学生,我们不能‘顺其自然’,一定要‘刻意人为’。”陈一新强调:两个区要合力建设好“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为全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树立样板。得知梁子湖部分水域达到一类水质,陈一新对武汉这座“百湖之市”更感惊艳,“水面这么大、水质这么优,我们一定要把水资源优势真正变成经济优势!”

在新洲、黄陂代表团联组审议中,代表们围绕两区“铁、水、空、公”多种交通方式汇聚的区位交通优势,热议大临空、大临港板块建设。陈一新认真记录每位代表发言,勉励两区瞄准更高水平,发挥好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集成优势,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多式联运体系建设,集中打造大临空、大临港产业,努力打造武汉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新集聚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