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农产品安全连续11年零事故 4次监测合格率99.2%
2017-01-13 09:27:00 来源: 湖北日报

昨日,武汉市青山区食药监局红钢城监督所工作人员正在抽检食品。春节前,该市针对超市、集贸市场开展节日热销食品专项检查,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视界网任黎摄)

9日至10日,农业部抽检组开始对武汉市进行2017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抽样监测,分别到黄陂区、江岸区,在种植基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抽取蔬菜、食用菌、草莓、苹果等,共计56样。

在2016年,农业部对武汉市种植业农产品进行了4次抽样监测,共抽取样品258个,其中蔬菜样品160个、水果样品50个、食用菌样品32个、茶叶样品16个,全年监测合格率99.2%,高出全省平均合格率0.6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据悉,农业部每年选择湖北省3个地市的农产品进行例行监测,其中,武汉为必检市,其余两市为轮流选择。

近年来,武汉市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评估、监督抽检、执法监测等预警制度,对重点时段、高危品种、重点地域加密监测。同时,始终保持农业执法监管高压态势,牢牢守住从田头到餐桌的第一道防线,全市已连续11年没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链接

  严守第一道防线

  年检测23万批次

11日11点,余东升点开“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查看当天的数据。

系统里出现的每一个异常,都会引起他的警觉。作为武汉市农委质监处处长,余东升每天必看的“追溯系统”,连接着市、区、乡(镇)三级监管;它的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

时序前移。早8点,东西湖天泽瑞蔬菜合作社。质检员龚成豪将刚采集来的样品,滴上试剂、放入仪器检测……一个多小时后,数据上传“追溯系统”。

15个样品中,一个农药残留超标。龚成豪说,天泽瑞的每批蔬菜上市前,都要经过自检,只有合格的才能上市。“今天超标样本区的红菜薹,就不能采摘上市。”

武汉市形成农产品质量监管的“三四二”模式:市、区、乡(镇)三级监管,市、区、乡(镇)、基地(企业)四层检测,市、区两级执法,从田头到餐桌的第一道防线越筑越牢。

2016年,全市监测23.3万批次,其中市级监测4486批次,区级监测22.9万批次。

管住“药瓶子”

黄陂区前川街,金诚友农资门店。记者随手拿起一瓶农药扫二维码,生产厂家、毒性、有效期限……相关信息一清二楚。

区农业执法人员介绍,全区40个门店安装了农资监管服务系统。农民买农药,要出示身份证,系统指纹识别、身份证扫描,保证了买方卖方信息的真实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管出来”的。管好了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有了一半的保证。

东西湖舵落口,华中最大的农资批发市场。经营化肥、农药、兽药等七大类、3000多个品种,年交易额近3亿元。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派驻4名工作人员监管,通过开发专门的软件系统,实现农资市场产品的可追溯。

2016年,全市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50多起,对涉嫌犯罪的60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监管智能化

“动物检疫,电子出证,方便、快捷。”在黄陂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给记者演示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电子出证由系统自动生成,数据一旦录入,便不能更改,杜绝了人情证。

2014年,武汉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查询检疫证明的全部信息。

市财政落实建设资金2800多万元,9家A类生猪屠宰场纳入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到2018年,全市万头生猪养殖场,以及A类生猪定点屠宰场,将全部纳入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力推标准化生产

去年12月,“江夏子莲”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武汉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723个,2016年新认证123个。“三品一标”,即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

“三品一标”农产品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大力推广。

从2013年起,该市累计安排1160万元专项补贴资金,鼓励农业标准化生产。2016年,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61万亩。(湖北日报 记者李先宏、通讯员黄芹)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