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京城PM2.5浓度三成“外来”
226天达标,占比62.1%,同比增加28天;去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称,今年启建土壤监测市控点位
去年北京全市PM2.5平均浓度58微克/立方米中,区域传输约占到20微克/立方米左右,占比34%,重污染期间甚至高达75%。
去年空气质量达标226天
昨日,《2017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公报》显示,去年北京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在备受关注的空气质量方面,2017年,北京全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全面下降,PM2.5年平均浓度值为58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35.6%;2017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26天,达标天数比例为62.1%,达标天数比上年增加28天,比2013年增加50天;空气重污染天数为23天,比上年减少16天,比2013年减少35天。
区域空气方面,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七省区市70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同比下降11.5%。其中,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同比下降9.9%。区域内70个城市平均空气重污染天数明显下降,区域空气质量继续呈现整体改善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58微克/立方米中,区域传输约占20微克/立方米左右,并且随着区域污染水平增加,占比会上升,重污染期间甚至高达75%。
年内建设市级土壤监测点
今年的公报首次增加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内容。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评价,2017年北京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达标率为94.6%,总体状况良好。
据悉,目前北京共有83个土壤国控监测点位,今年将启动建设土壤监测市控点位。与国控相比,市控监测点将覆盖全市各区,并且在水源地、农田地等环境风险地区以及畜禽养殖集中地区设立,可以更加准确、全面地掌握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力争年底完成。
另外,北京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2017年,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量同比分别削减了56.1%、22.9%、22.3%和18.4%。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其中,中心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8.5%,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0.5亿立方米,占全市用水总量的26.6%。
追问
前四月北京空气质量如何?
今年尤其是3月份以来,北京地区多次出现空气污染过程。今年空气是否有转差趋势?
昨日,北京市环保局大气处副处长梁文玥介绍,今年前四个月,北京地区PM2.5浓度59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22.4%。虽然如此,距离国家标准和市民的期待还有差距,因此今年全市大气治理力度不减,治理措施加码。
市环保局区域协调处王飞介绍,作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协作小组的牵头单位,北京今年要继续发挥协作机制的作用,联合周边全面启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攻坚的作战计划,陆续出台相关工作方案。其次,要加快区域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控制燃煤消费总量。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另外,要优化区域的交通运输结构,减少公路柴油货车的运量,提高铁路运输运量。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尤其是重污染发生时,区域各城市共同行动,提前减排。(记者 邓琦 实习生 余华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