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份,北京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2.1%,月均浓度为近五年来历史同期最低。
北京市环保局11月22日通报,截至10月底,全市PM2.5累计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3%,较2013年同期下降34.8%。
各区PM2.5月均浓度在50-64微克/立方米之间,同比均呈下降趋势,降幅在16.4%-42%之间。浓度较低的区为延庆、昌平和大兴区,均为50微克/立方米左右;浓度相对较高的区为通州区、西城区和平谷区,分别为64、61和61微克/立方米。
未来空气质量形势如何?市环保局表示,进入冬季之后,气象条件呈现逆温天气增加、平均混合层高度降低等特征,不利气象条件将短期内使得环境容量减小,总体污染物排放量大,叠加不利气象条件,是造成空气重污染的主要原因,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全市将继续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坚决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为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奠定基础。
■ 相关新闻
“2+26”城市整治6.2万家涉气“散乱污”企业
环保部通报,截至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排查出的6.2万余家涉气“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已全部进行分类处置。
环保部21日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散乱污”企业整治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阶段总结现场会,环保部部长李干杰介绍了这一情况。
一年来,“2+26”城市完成电代煤、气代煤300多万户,替代散煤1000多万吨。淘汰燃煤小锅炉4.4万台,淘汰小煤炉等散煤燃烧设施10万多个。天津港、黄骅港等港口已停止接收集疏港汽运煤炭。
同时,这些城市实施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对钢铁、建材等大气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实施科学生产调控,11月15日起全面错峰生产。制定“一厂一策”错峰运输方案,优先选择排放控制较好的车辆承担大宗物料运输任务。
李干杰表示,“2+26”城市1月至2月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23.5%的不利局面已得到全面扭转,3月至11月15日同比下降9.8%;北京市PM2.5浓度连续7个月低于60微克/立方米,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他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岁末年初的气象条件总体不利,一些城市PM2.5浓度不降反升,实现“大气十条”要求的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目标的压力仍然较大。
为全力打赢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他提出这些城市还需不折不扣完成攻坚行动工作任务,守住“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阶段性成果,并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排污许可、考核问责等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和审批,避免污染转移。同时,落实量化问责,切实传导压力,落实地方大气污染治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记者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