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健康扶贫“最后一米”加把劲(蹲点手记)
“最后一米”不通,扶贫就难言精准。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精准扶贫政策“最后一米”问题,是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更为关键的工作
驻贫困村采访一个月,发现我所走访的贫困户,几乎家家都有病人。看政策,当地构筑了健康扶贫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民政救助、大病救助等政策措施多管齐下,报销提高比例、降低起付标准,理论上能有效缓解因病致贫。然而贫困户的政策获得感却没这么强。很多贫困户反映,要是得的病需要住院治疗,报销比例确实不低,门诊报销政策也较实惠。然而,很多慢性病一般不需住院也不用看门诊,平时主要靠吃药维持,报销难而少,长年累月负担不轻。
为什么理论与现实有这么大的差距?深入采访,慢慢找出了原因。
好政策“最后一米”梗阻严重。采访中,不少贫困户不太了解自己能享受哪些健康扶贫政策,有人甚至不知道,平时花钱看病吃药,要把发票攒起来,超过一定额度就能报销。村里的第一书记是个有心人,他自己设计制作,给每户贫困户发了一个小册子,上面列出了当年能享受到的帮扶政策,贫困户看后一目了然,人人都夸这个好。但由于健康扶贫特别是报销政策专业性强,第一书记说不清也做不出类似的“明白纸”,因此贫困户对相关政策了解甚少。然而,专业的健康扶贫主管部门应该能说清楚,能否借鉴一下第一书记的做法,让好政策打通“最后一米”呢?
有的政策设计不接地气。细数当地健康扶贫举措,足足有十来项,但一些跟贫困户的实际需求衔接不太紧。比如,很多得了慢性病的贫困户反映医疗负担重,问题主要出在两方面:其一,很多贫困户长年吃的药不在报销目录里;其二,当地很多村子离乡镇十几二十公里,离旗里小两百公里,公共交通又很不发达,上医院不便,很多贫困户都是在村里的卫生室、小诊所或者小药店看病买药,往往没有发票,没法报销。
出现这些问题,板子自然不能全打在有关部门身上,但实际上,也有办法改进。笔者之前曾采访了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的健康扶贫,那里跟我所驻的村各方面条件相似,他们很好地解决了患慢性病贫困群众用药贵、报销难。具体做法是,由家庭签约医生按月入户开展上门服务,送医送药,所需药品由乡村医生按月报送至县卫计局统一采购,贫困群众个人只需负担5%的药费。
看似并不复杂的做法,却有效打通了健康扶贫“最后一米”,实现了多方受益。贫困群众基本能“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人包、慢病有人管”,小病早治、慢病常治,避免拖成大病,大幅减轻医疗支出。通过集中采购药品时与供药商二次议价,300多种常用药降价三成多,2016年卓资县基本医保补偿基金支出比2015年缩减了730万元。乡镇卫生院通过为慢性病患者送药,可以获得15%的药品零差价补助,签约医生每人每年可领取7200元的诊疗费,工作积极性大大提升。
事实上,不光是笔者所驻村的健康扶贫政策,不少地方的一些扶贫政策,都或多或少存在“最后一米”问题。精准扶贫离不开政策支撑,但如果“最后一米”不通,再好的政策也发挥不出应有的实效,扶贫也难言精准。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精准扶贫政策“最后一米”问题,是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更为关键的工作,下一步还要在这方面多加力、出实招、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