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贵州 知行合一护卫绿水青山
17日,2017生态文明试验区贵阳国际研讨会开幕,400名政商人士和专家学者齐聚研讨。贵州“生态日”系列活动也同步开展。其中格外引人关注的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保护母亲河、河长大巡河”行动——省委书记、省长带头巡,其余30多名在职省级干部,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同步巡,各责任单位负责人、监督员、志愿者和群众代表参与巡。巡河不是简单的看,重在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搞拆违清障、洁岸清污、鱼类增殖放流等实举。
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逐步探索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贵州自上而下践行着“知行合一”。今年3月,贵州全面推行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制,构建五级党政领导主抓、主干、主责的河长体系,实现各类水域河长制全覆盖,把每一条河流当眼睛来保护。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贵州省、市、县、乡、村五级21万名领导干部职工带头种树,把每一寸山地当自家花园来绿化。仅在2016年,全省就有1368万人次义务植树,累计栽树5600万株。这样“大声势”的义务植树已经持续三年。
保护绿水青山,贵州蹄疾而步稳。“十二五”以来,贵州完成营造林2689万亩,治理石漠化927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35万平方公里。治理与植树结合,让贵州的山地披上“绿装”。2016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的41.5%提高到52%;9个市(州)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比例达96.6%;主要河流水质总体为优;建成标准化渣场75个、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88座。
坚守“多彩贵州杜绝污染”的发展底线。“十二五”期间,贵州累计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3080万吨,提前两年超额超范围完成国家下达的1450万吨任务。连续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2016年立案查处各类资源环境违法案件2263件,探索开展生态司法修复工作,去年督促补种树木548万株、5.1万亩。
今年4月召开的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把大生态上升为全省的战略部署,与大扶贫、大数据并列为全省三大战略行动。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是全省上下的共识。
要生态也要发展,贵州正在走一条新路。去年,贵州专门发布实施大生态工程包、绿色经济工程包项目332个、总投资2534亿元,全年与大生态相关的产业投资超1100亿元,增长50%以上,全省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节能环保型的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已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3%。(万秀斌、汪志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