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发布
环境咋样?遥感画像
制图:沈亦伶
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该报告针对大气、水质、土地利用、植被、水资源、农业等众多领域进行了记录和汇总,科学客观地呈现了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历史变化。
“这是我国遥感界几十年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是科研部门作为第三方独立客观完成的‘科学数据’,旨在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一套客观、科学的时间序列空间数据和分析结果,支持发展规划的制定、决策部署的监控、实施效果的监测。”报告主编、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顾行发介绍说。
长期观测发现,我国二氧化氮排放浓度呈现季节特征
遥感科研人员通过监测2010—2015年中国及重点区域大气浑浊度和PM2.5浓度,全面呈现了“十二五”以来大气浑浊度和PM2.5浓度的时空特点。
报告副主编、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陈良富说:“我们主要是对二氧化氮排放进行观测,因为其排放对大气污染影响巨大,它在空气中转变为硝酸盐,是PM2.5的重要前体物。”
“我们在长期观测中发现,我国二氧化氮排放浓度呈现季节特征,体现了人为排放的主导作用。”陈良富说,冬季由于取暖等导致能源使用量加大,形成二氧化氮的全年峰值,更增大了灰霾重污染的防控难度。同时,二氧化氮的季节特征受自然条件影响,春夏季湿度增大、扩散条件理想,二氧化氮含量减少。
从报告看,我国大气二氧化氮柱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和新疆乌鲁木齐等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值区。其中,2010—2015年,二氧化氮柱浓度高值区范围有所缩小,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PM2.5浓度方面,京津冀的PM2.5浓度空间分布呈现出南高北低的趋势。时间趋势上,2010—2013年PM2.5浓度处于平稳状态,2014—2015年显著降低。
对此,陈良富说:“我国大部分地区二氧化氮浓度的降低以及2014年之后PM2.5浓度显著降低,有力证明了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施行是有效的。”
全国大型地表水体中,西部清洁为主、东部相对浑浊
此次报告还首次发布了2000—2015年全国大型湖泊和水库的水质状况监测成果。
“我们的监测对象是大于50平方千米的湖泊、水库等大型地表水体。利用水质状况遥感指数,将水体划分为21个不同的颜色级别。级别越高水质越差。该指数指示水体浑浊程度的精度为63%。”报告编委、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申茜说。
报告显示,2000—2015年,全国统计的175个大型地表水体中,虽然年间有波动,整体来看,全国A类B类水体个数在上升,C类D类水体个数在下降。
据悉,2015年全国大型地表水体浑浊程度空间分布显示,西部水体以清洁和较清洁为主,东部水体以浑浊为主。申茜解释道,地势高、自然条件恶劣,使青藏高原湖泊受人类活动因素影响较小,多数湖泊属于清洁水体。而东部平原湖区水系发达,经济发展较快,河川径流和湖水搅动等因素导致了东部平原湖区多数为较浑浊水体。东北山地与平原湖区湖水浅、面积小,矿化度高,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以及人为因素,造成该地区湖泊浑浊程度偏高。
实施遥感监测20余年间,耕地和水域面积增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联合中科院等多家单位,首次自主建设了我国1∶10万比例尺土地利用及其动态数据库并持续更新,全面、系统、完整、连续地反映了30余年间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及其变化。
报告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遥感监测的20余年间,我国土地有266193.86平方米改变了一级利用属性,占遥感监测土地总面积的2.8%。动态变化广泛出现在全国范围,东部地域和北方相对集中。其中,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耕地和水域面积增大,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减少。
“耕地变化最显著,其动态变化面积高于所有其他土地类型。耕地面积先增后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该报告副主编、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张增祥说。
此外,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变化幅度最大。张增祥说:“到2010年,扩大为上世纪80年代末的1.32倍,年均扩展面积仍呈现持续增加趋势。其中,城镇用地扩展1.76倍,农村居民点扩展1.1倍。”
报告还显示,2001—2014年中国植被生长季始期整体呈现提前的趋势、生长季末期呈现延长的趋势。
其中,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山东半岛、东北平原及青藏高原整体呈现出明显延长趋势,每年平均延长1.5天;秦巴山地、南方沿海地区植被生长季起始期整体呈现出明显缩短趋势,每年平均缩短1天及以上。( 吴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