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清华同衡学术周正在北京进行,在分论坛“遗产重塑生活”中,政府官员与诸多文物、规划、建筑专家共论遗产保护。 武振清 摄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希望,3年后,故宫的开放面积能超过80%。他计划率领一半员工搬出故宫,特别是撤出员工的800多辆私家车。“公共博物馆不能当私人停车场”。
2017“清华同衡学术周”正在北京进行,在分论坛“遗产重塑生活”中,政府官员与文物、规划、建筑专家们共论遗产保护。
图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武振清 摄
宋新潮: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存记忆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论坛上发表演讲。他开篇提出四个问题,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什么?谁来保护?怎样保护?
宋新潮说,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存全社会的共同记忆。全社会都应当参与。不过,最核心的文保人员有四类,他们是建筑师、考古学家、规划师、法律专家。
宋新潮强调,应有明晰的保护对象,应重点保护历史建筑物和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记忆。官方有责任公布保护对象,明示保护级别,登记名录。发现新的古迹后,要进行价值判断,并提出保护建议。
图为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 武振清 摄
他说,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修复性破坏”现象仍时有发生。人们过多地把文化遗产保护看作一项工程,但实际上,“研究”应贯穿保护的全过程。要对文献、本体建筑、修复过程等进行研究,修复之后还应出台研究报告。
“让历史文物重塑现代生活,是最有效的一种保护形式。”宋新潮说,任何建筑在建立之初和存在的过程中,都是被使用的。要认真思考如何合理地使用历史建筑,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
他强调,要关注如何让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而不是在现代建筑的旁边复建一个没有生机、死气沉沉的东西。
单霁翔:3年后故宫开放面积超80%
“什么是重塑人们生活的博物馆?就是要让文化资源更大限度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自问自答。
5年前,故宫的开放面积只有30%,2014年超过了50%,2015年超过65%,去年开放面积达到76%。单霁翔说,随着大部分空间陆续开放,故宫开始融入人们的生活,希望3年后,开放面积能超过80%。
这不是简单的开放。从蹲坐树坑,到能让1200人有尊严地坐下休息;从观众抱怨古建筑没有照明导致大殿太黑,到设计LED冷光源保护文物,同时提升观感;从拆除130多栋临时建筑,到再设立300多盏灯和电线杆;从人流拥挤不堪,到通过淡、旺季等有序、合理限流……故宫正在环境改善和提升中,将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故宫现有1500名员工。单霁翔计划,除了约750人每天要跟古建筑、文物藏品打交道,他们必须留在故宫内;其他员工将由院长、副院长带队,搬出故宫,同时搬出这些员工的约830辆私家车。
“这会引起很多人不满,但是必须的代价。公共博物馆不能当私人停车场,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单霁翔说。
扩大开放,关键要修好古建筑。单霁翔说,文物建筑修缮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每一道工序都要详细记录,每一件文物都要用原工艺、原技术、原材料修复。
他以故宫乾隆花园内一栋房子举例。看似不起眼的房子,修缮极具挑战,需用竹篱笆、竹亭子呈现江南风光。但在北方,竹子会裂,所以那不是真正的竹子,而是用了6.4万段金丝楠木拼起来的。上面是古藤的架子,它下面的地罩是用一种植物做成,那种桑皮在安徽的山里找到,又去找能用该植物做纸浆的传承人,经过上百次研究,才把亭子抬进故宫。
“这是一笔良心帐,为的是200年、300年后人们再修的时候,能知道当年应该用什么材料、什么工艺、什么技术,这就是要为未来保留今天全部有用的信息”,单霁翔说。
单霁翔说,故宫今天最大的威胁是“人们知道文物藏品的数量很多,而我们展不出来”。所以,故宫正不断扩大场地,建新的馆,例如故宫学院。除北京外,已在各地建了11个分院;上周又与中国儿艺签约,今后看完儿童剧,观众可从东华门进入故宫博物院免费参观……
“要不断地给这些建筑赋予新的生命”,单霁翔说。
刘伯英:大量工业遗产资源应再利用
刘伯英则更关注工业遗产的保护。他是清控人居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图为清控人居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伯英。武振清 摄
刘伯英说,工业遗产的类型非常丰富,并不仅仅指工厂,如1709年的第一座焦炉的遗址,那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1870年德国钢铁厂的第一代六座高炉、法国的皇家盐厂等,都是重要的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对今天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诸多知名的建筑师都在从事建筑再利用的设计。例如,意大利都灵的菲亚特汽车厂,经改造后成为商业综合体;泰晤士河边上的发电厂,经改造加建后变成美术馆;德国的洗煤厂变身儿童乐园,煤渣山经整治后变为郊野公园……
在中国,工业遗产对社会发展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刘伯英举例说,北京新华1949文创园区,曾经是新华印刷厂,现在集纳了开心麻花等文化企业;首钢的工业遗址,已变成冬奥组委会办公场所;很多工业的家居、工业用品,正成为时尚的家居作品等。
“工业遗产也慢慢变成了城市的品牌。”刘伯英提到利用工业厂址打造的北京文创区798和751。他说,工业生产不断在改变人们的生活,还有大量的工业遗产资源等着去更新、保护和再利用。( 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