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图书馆的古籍修复非遗传承人贺琳在补缺口
像每一个普通上班族一样,市图和省图的古籍修复师们,朝九晚五,打卡上下班。
市图始建于1946年,前身是“汉口市立图书馆”,1953年正式更名为武汉图书馆,先后在长春街、胜利街有过旧馆,2000年12月搬迁至现址建设大道。市图现有3名古籍修复师,资历最深的贺琳53岁,1986年就开始接触古籍修复工作,也是武汉市唯一的古籍修复项目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
贺琳有两个同事,49岁的彭玉华从1989年开始从事古籍修复工作,也有近30年的经验。这几年新加入的修复师是杨明丽。
省图始建于1904年,由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旧馆坐落于武昌蛇山南麓,2012年12月搬迁至现址公正路。省图如今有5名古籍修复师,和市图一样,清一色是“娘子军”。不同的是,省图的修复师们更年轻。资历最深的盛兰,是2007年“中国古籍保护计划”实施时,响应号召去学习,进而开始古籍修复工作。在她之前,省图的古籍修复一度面临断档。
2012年,从金陵科技学院古籍修复专业毕业的王莹,进入省图从事古籍修复,她也是市图和省图中,唯一一个古籍修复专业科班毕业的学生。而后,在2013年、2014年、2016年,省图分别选调了田雪兆、饶金荣、石婷几位年轻人加入古籍修复行列。
在中国,古籍修复和书画装裱一样,是一项传承了千百年的“手艺活”,但成为大学里的一门学科,也是2007年“中国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之后的事。中国第一所开设古籍修复专业的学校正是金陵科技学院,直到现在,全国也只有6所学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为何都是娘子军?贺琳和盛兰都介绍,并非没有男将,她们学手艺的师傅们,很多都是男同志。武汉早年也有一批男古籍修复师,有的退休了,有的转行了。
(责任编辑: 余凌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武汉晚报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