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科技星火,点亮农业转型之路
2017-06-17 15:44:00 来源:新华网

图为枝江市宝筏寺村村民在采收“苕尖子”。(视界网 吴玮玮 摄)

   图为游客在安陆市赵棚镇伍欣甸园采摘蓝莓。(视界网 叶耀东 摄)

当前,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而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双重挤压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传统农业模式已捉襟见肘。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科技创新至关重要。近年来,省农科院等农业科研部门,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主线,与农业经营主体深度合作,驻村开展科技培训和服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高端、精致、高效转变。近日,记者深入枝江、安陆、襄州等地,采访了科技助力农业转型增效的几个典型。

一片薯叶,铺开致富路

5月24日,中国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等单位甘薯专家深入到枝江市顾家店镇人和垸村,考察“鄂菜薯1号”种植情况。

这种甘薯作叶菜用,收获物为薯叶,枝江人称“苕尖子”。

人和垸村村民杜艳华筹资40多万元自建27个大棚,应用“两段法”甘薯种苗繁育技术,今年已采收薯叶4批次,预计还将采收10多次。杜艳华介绍,每亩每次可采收800-1200斤,田头售价早春每斤5元,目前每斤2元,预计全年每亩可采收8000斤,按均价2元计算,每亩收入高达1.6万元。27个棚,全年毛收入40余万元。

马家店街办宝筏寺村村民姚志刚是枝江种植菜薯第一人。姚志刚原本在武汉做装修工程,看到家乡多年来变化不大,回归创业,率先种苕尖子,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过去,人们种红薯(甘薯),是收获其块根,叶子用来喂猪。薯叶变身时尚蔬菜,离不开省农科院杨新笋研究员等专家,他们于2010年培育出甘薯新品种“鄂菜薯1号”。

“这种菜薯,块根长不大,只长叶子,和本地红薯不一样。本地红薯叶子有毛,而菜薯叶子没毛,吃起来脆嫩。”姚志刚说。

2012年,姚志刚得知农业部门在寻找试种“鄂菜薯1号”的合作农户,认识到这是个机会。他到武汉找省农科院专家求购种苗,寻求技术合作。“我第一年扦插1分多地,卖了5000多元。第二年又到武汉找杨新笋专家要种苗,栽种了1亩多地,卖了5万多元。种菜薯比种粮食和其他蔬菜赚钱多得多。”他回忆说。

菜薯种植迅速在当地传播开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支柱产业。枝江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如今,菜薯种植已经从马家店发展到顾家店、安福寺、百里洲、董市等多个乡镇,产品远销广东、北京等10多个省市区。今年,该市菜薯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年产值有望突破8000万元。

一枝“苕尖子”,是省农科院助力枝江农业提质增效、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

枝江市百里洲镇,土壤适宜种梨,曾经有梨园近10万亩。但后来由于品种老化,销售受阻,不少老百姓砍掉梨树改种其他农作物。

给百里洲砂梨产业带来转机的,正是省农科院的专家团队。

2012年,省农科院果茶所专家到百里洲调研后,给出梨园改造路径:弃种“黄花”“湘南”等老品种,引进“丰水”“园黄”“晚秀”等新品种,并采用“宽行密株矮化”新型栽培模式。

省农科院和双红砂梨合作社签订协议,助力百里洲形成面积2万亩、产量1亿斤、产值5亿元的优质砂梨产业。

三洲村种梨大户李充荣在省农科院专家指导下,高位嫁接“园黄”3亩,两年后亩产量达到4000多斤,售价每斤达到5元。百里洲砂梨走出了“3斤梨子1斤米”的贱价窘境。

一粒蓝莓,引来四方客

初夏时节,安陆市赵棚镇伍欣甸园2000亩蓝莓园,果实由绿转紫,开始成熟。

5月18日,这里迎来了首届中国·安陆蓝莓采摘节,远近数千人前来观光品尝。一位美国留学生回家探亲,一眼就认出这是从美国引进的品种,她品尝后说味道更比美国产的甜润。

省农科院蓝莓专家、37岁的杨夫臣博士介绍,该院从美国阿拉巴马州引进了47个品种蓝莓,筛选出10个,在赵棚基地种植8个,其中的南高丛蓝莓适应性强,长势旺,果实成熟期早,每株产量可达7斤,是南方表现最好的品种之一。

品种是基础,配套栽培技术是关键。蓝莓喜欢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还要有充足的微量元素补充。杨夫臣采用了土壤改良、肥水一体化滴灌、配方施有机肥等技术,让蓝莓产量达到每亩2000斤以上。“这里的土壤PH值原来是6.5,我将其调低到5.5;有机质原来是0.9%,我将其增高到3%,为蓝莓营造最优生长土壤环境。”杨博士说。

基地业主、鑫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小伍回忆,当初专家帮他们进行土壤改良,公司农民工不认同,说他们种田一辈子也没有这样瞎折腾的。农民工不愿拌土,当场对抗杨博士,搞得杨博士吃不下饭。反复做工作,农民工才勉强动手。

事实证明,土壤改良到位,蓝莓种植成活率高,第二年挂果品质好,每斤卖到百余元。当地农民工由衷地感叹说:“专家就是专家,水平高!”

今年伍欣甸园蓝莓产量达到15万斤,保守估计收入在800万元左右。基地与生态农业旅游结合,带动了55户贫困户脱贫。

该基地成为院企科技合作的典范,吸引着孝昌、孝南等周边县市区老板前来观摩。

蓝莓头年栽种,第二年就可挂果,第三年进入丰产期,生产周期不长。杨夫臣博士建议鑫农生态公司开展深加工,制作蓝莓酒、干果等,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一枚土豆,撑起大产业

阳光明媚,襄阳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的张家集镇韩集村,上千亩沙土地里,土豆枝繁叶茂,青翠碧绿。有的农户开始收获,挖出硕大的土豆装进塑料袋里。土豆一袋接一袋,一条线码放在田头,准备运出销售。

2组村民荣街生开着土豆收获机来收获。他告诉记者,今年的行情不如去年,双膜土豆市场上一斤一元,他种植了50亩,已经收获5亩,平均亩产5000多斤,每亩毛收入5000元。去年行情好,每斤卖到2-2.5元,毛收入每亩达到1.2万元。

他感慨地说:“我种了20多年土豆,原来产量每亩只有1000多斤,现在产量翻了几倍,还是科技威力大啊!”

省农科院植保土肥研究所专家汪华在韩集村蹲点有两年,他把该所自主研发的微生物菌肥“高氏15号”应用到土豆生产中。

该菌肥原为菌剂,以喷雾方式预防病虫害,但植物根部问题没法解决,于是汪华他们将菌剂变成菌肥,在栽培土豆等作物时直接施到地里,既防土传病虫害,又为作物提供了营养。施用菌肥后,不仅出苗率提高了10%至15%,植物根部病虫害防效也达到60%至70%。正常情况下每亩节本增收400元左右。

王四清,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襄阳综合试验站站长。2009年他来到韩集村调研,发现这里土豆品种老化单一,没有采用先进的脱毒种薯,种植也没有挖沟起垄,而是沿用土地平整耕作。王四清决定从多方面改进韩集土豆生产方式。

一是品种更新。王四清和襄州区农业局技术人员一起,引进40多个早熟品种进行筛选,最后选中了中薯5号。中薯5号不仅增产,而且品相好,市场俏销。

二是推广产量高、病害少、长势好的脱毒种薯。专家组织村民观摩学习,对比脱毒与不脱毒两者的差距。村民看到脱毒种薯的好处,慢慢接受了。

三是推广双行起垄、覆膜栽培技术。先让种植大户、种植能手示范,村民跟着学。如今90%以上的村民都采用了这种先进种植模式。再加上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生产等,土豆生产效益实现了飞跃。

韩集村2600亩沙土地全部种上了土豆,还带动周边村种植土豆3万余亩。小土豆在当地快速发展为大产业。

靠土豆,韩集村一批种田大户致富,47家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

三农新语

科技支撑创新引领

省农科院党委书记 刘晓洪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引擎。农业科研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应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新要求,聚焦聚力科技研发。以湖北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保障有效供给和绿色发展为目标,围绕产业链上中下游技术创新需求,协同农业科技力量联合攻关,着力破解制约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

要加强产学研结合,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水平。大力推广农业高效种养模式、先进适用技术和高产优质品种,培育“互联网+成果转化”机制和新型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创新管理机制,释放创新活力。以考核评价和经费使用管理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有效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和转化率。

去年以来,湖北省农科院开展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组织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100项重大项目研发,与全省100家以上农业企业深度合作,进驻1000个村进行科技培训和服务,深入1万户农家开展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培养1000名农业科技精英。“五个一”行动已取得初步成效,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提档升级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去年在全省示范推广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215个,科技服务辐射面积6421万亩,助推11752人口精准脱贫。下一步将加强院市、院县科技合作共建,把科技服务渗透到农业各个方面。记者 胡祥修 刘自贤 通讯员 姚红 鲁国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