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发泄屋”减压,只能“治标” 难以“治本”
2019-04-23 08:48:36 来源:汉网

位于798艺术区的北京首家“发泄屋”,近日成为备受年轻人推崇的“网红”。“发泄屋”的工作人员称,他们打造的体验房间,让参与者可以通过击碎、损坏和破坏所提供物品来达到减压和享乐目的。这种“暴力性”的发泄方式,是否真的可以让有心理压力的人到达解压的目的吗?(4月21日《新京报》)

“发泄屋”店门口展示橱中身穿白色防护服和头盔、手持棒球棍的模特,被砸烂的电视,以及不断重复播放的体验者打砸酒瓶、碎片飞溅的“发泄”视频,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发泄屋”不仅可以砸酒瓶,还可以砸电话、键盘、电视,以及砸人形模特。这种“发泄”结束 后,有人“很爽”有人“很累”,还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比较“暴力”的方式,不会再去。

当今社会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买房压力大等等,人们每天面对的压力也随之增加,负面情绪也在不断积累,当达到一定的点就会“爆发”,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状态之下,人们寻求释放压力的方式,释放心情途径都是可以理解的。有的人有自己的排解方式,有的人却找不到好的方式来给自己解压,还有可能做出极端的行为。这也是“发泄屋”能够出现的原因吧,通过砸东西让消费者达到解压的目的,从而帮助来到“发泄屋”的人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发泄屋”的出现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发泄屋”是一种破坏性疗法,现实生活中多少次想砸东西的冲动,在这里都可以正当宣泄;有人说质疑这种“暴力性”的发泄方式,担心导致发泄者形成不良的习惯,甚至导致更易怒。但心理专家表示,有人提供有人“买单”,说明“发泄屋”是一种生活需要,但不建议采用这种方式“发泄”情绪,应该选择舒缓方法,比如跑步、游泳、健身,这些方式同样可以把紧张、焦虑、烦躁通过神经末梢传导出来。发泄是为了缓解,不要在缓解过程中增加副作用。

由此可见,“发泄屋”的存在有一定合理性,不失为一种解压的办法。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这种方式,因为它确实存在一定的弊端,可能会让人形成不好的习惯,久而久之可能会带到生活中。笔者认为,靠“发泄屋”减压可行性还有待考证,解压只是一时的发泄,走出那间屋子就回归到了现实,只能“治标”的作用而难以“治本”, 潜移默化中可能还会形成依赖心理。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偶尔可以采用“发泄屋”的方式排解,但是这种“破坏性”、“暴力性”很强的方式不能成为习惯,一旦上瘾就不是解压了,而会演化成一种社会问题。面对生活的压力要寻求适当的方式缓解,如运动、找人倾诉、看心理医生等等,才是该有的方式。(长虹)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