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酬令”效果如何抵制天价片酬必须动真格
2018-08-21 11:06:00 来源: 新华网

  原标题:网民:抵制天价片酬必须动真格

【热点聚焦】

    新华网舆情分析师 詹静

  继8月11日三大平台和六大影视公司联合声明单个演员最高片酬不超过5000万元后,8月12日以华谊兄弟为会长单位,汇集博纳影视、横店影视、乐视花儿影视、唐德影视等400余家影视企业的横店影视产业协会发表《关于“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促进影视精品创作”的倡议》遏制天价片酬。近年来,天价片酬一直是影视业热门话题。一线明星的片酬频繁突破“天花板”,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成为“吃钱机器”。此次行业联合抵制天价片酬,再度引发网民热议。

  “限酬令”效果如何,有待检验

  舆论共识认为,行业自律不失为有效治理天价片酬的办法之一,占据半壁江山的影视公司共同抵制天价片酬,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需求侧失衡错配。但是有不少网民认为,其效果及持续性都有待观察。新京报评论文章指出,从经验来看,类似行业抵制价格的松散式联盟流产的可能性比较大。从价格规律来看,演员片酬具有很强的市场属性,行业并不能确定片酬“合理状态”的边界。

  网民“陈冬”说,从实际经验来看,行业限价联盟往往难以持久,最终会因为利益而土崩瓦解。而且由于影视行业存在“超级明星现象”,实力强的影视公司或会最先破坏联盟的倡议。目前虽然有400多家影视公司签署倡议书,却没有形成任何市场博弈惩罚机制。因此,这个联盟将如何履行自身的使命还值得观察。

  联合声明抵制天价片酬的九家公司,被不少人认为是天价片酬的始作俑者,近年来它们为了竞争而搞的“烧钱大战”一直未停歇,有网民评论说,它们你追我赶、相互厮杀,到最后谁也没挤掉谁,却共同富养出了天价片酬和天价IP两个儿子。网民“何勇海”说,声明并不是合约,能否齐心协力地遵守诺言、落到实处,才最为关键的。公众要听其言、观其行。只要有一家或明或暗地放了“空炮”,这个联合声明就被击破了,变成一纸空文。

  抵制天价片酬,有利于扭转社会风气

  多年来,天价片酬并没有催生精湛演技,甚至反而使演员的演技和片酬成反比。在片酬暴涨的背景下,知名演员成为各方争夺的香饽饽。他们仅凭一张脸就可以日进斗金,根本无需考虑提高素质、钻研演技。在片约太多、分身乏术的情况下,个别演员甚至传出滥用替身和抠像技术的丑闻,演技和敬业完全无从谈起。网民“小仙女敲可爱的”说,过高收入扭曲了一些演员的价值观和财富观。一些演员夸豪斗富、挥金如土,举办一场婚礼竟然花费2亿元。这种穷奢极侈的行为侵蚀了公序良俗,毒化了社会风气。

  此外,天价片酬的恶果也已经充分显现。由于少数知名演员的片酬占据了总预算的大头,在其他众多的生产制作环节中,所需经费都受到了严重挤压。在“无米之炊”的窘境下,剧本粗制滥造、服装舞美因陋就简、“五毛”特效横行,成为众多国产影视作品的通病。其结果,就是少数知名演员独享天价片酬,国产影视作品则付出了整体质量滑坡的代价。

  影视生产、制作和播出有其客观规律性,并已经逐步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规程。反观我国目前的状况,艺人片酬却严重地扭曲畸形。舆论认为,抑制天价片酬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影视产业良性健康发展,还在于及时扭转社会上浮躁拜金的错误价值观,从根本上改变娱乐至上、炒作无下限的畸形现状,让真正有演技、有才华的艺术家回归主流。

  抵制天价片酬,还得靠法治

  有网民发现,《通知》中要求如果出现全部演员总片酬超过制作总成本40%的情况,制作机构需向所属协会及中广联演员委员会进行备案并说明情况。那么,制作机构不报备、不说明情况又怎么样?答案是一切照旧。

  网民“刘雪松”指出,通过查阅去年部分影视公司年报、招股书等情况发现,某主演及其团队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劳务费为6048万元;两位主演在《如懿传》中的合同分别是5350万元、5071.7万元……这只是电视剧制作当中有据可查的片酬,至于电影制作项目中的天价,一些明星与制作方偷梁换柱式的阴阳合同以及房产或股权划拨等,则把潜规则做得更深。这也是近期演艺明星被曝避税漏税严重,继而人们再次鞭笞天价片酬的原因所在。

  拿着天价片酬,还要避税漏税,这使得整个影视业令人诟病。两个顽疾一起治,方能正艺德、树风气。浙江日报评论文章认为,当务之急是给影视行业立法规、重监管,而不是由行业协会简单地给个笼统的标准。法规与监管可以一竿子插到底的,就不要让行业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靠法治而非自律,这是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的规律,演艺界、影视业概莫能外。

  正如网民“老农民赵青”所说,作为行业联盟,最应该做而且比较靠谱的是积极主动配合司法、税务等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将联盟作用落到实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