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一篇《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刷屏朋友圈。主人公奥数冠军,付云皓,在升入北大以后渐渐“泯然众人”,现于一所二本师范院校当任普通教师,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透露着对付云皓的惋惜,认为付云皓从学术道路偏离,没有成为一名数学家,至今变成普通人,是天才的坠落。
数学天才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何谈坠落?这个时代需要有人仰望星空,也需要有人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无论职业,只要正当合法,本就没有高低贵贱。而付云皓投身师范行业,扎根基层,在一线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教师人才,在劳动中为社会创造着价值,更应该受到嘉奖。脚踏实地从来不比仰望星空低人一等,但在当今很多人却在为付云皓的选择惋惜。
把功利主义代入对职业选择乃至人生价值的评判,在我们的社会成了公开的“潜规则”。近来网络上讨论度颇高的影片《北京女子图鉴》中,主人公以金钱与物质为中心,在升职与加薪中追求所谓的光鲜亮丽,生活没了人情味,凡事皆是功利的攀比。而这种一切朝结果看的态度却受到了众多网友的追捧,认为这种“利欲熏心”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功利主义的盛行成为了一种社会现实,多数人在嘴上说着对精神理想的追求,但却在行动中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妥协。
竞争的激烈促使人选择功利。在当今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多数社会资源需要靠竞争来获取,而物质资源作为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一个北漂青年,不谈在城市中立足,就算只为了活下去,有地方住,有口饭吃,他都要付出百般努力,花去生活费的大半只为了能蜗居在五环以外的出租屋里。而婚姻更是物质竞争的集中体现——买房、购车、二孩、教育、养老,每一件都足以让刚刚踏入人生征程的青年“闻风丧胆”。过年回家,亲戚朋友总要问是否买房,是否有车。青年们只好赶紧投入淘金的洪流四处奔波,哪有空谈什么“形而上”,谈虚无与存在呢?长久下来,在生活的阴霾里,纯净的清泉也会蒙上尘灰。
传媒则加剧了功利氛围的压迫感。人云亦云,三人成虎,当这个社会充斥着宣扬功利主义的信息,浸淫在其中的我们,也无可避免地更加焦虑。微博等社交平台上,靠展示奢靡生活来吸引艳羡的粉丝已经成为屡试不爽的套路。而在当红的文艺作品中,为金钱享受打拼,为婚姻利害算计,贴上“奋斗”的标签,便摇身一变成为青年人的社会入门指南,“教导”着观众追求高尚生活,实则是在教人们一切向钱看,向利益看。所以,你可以发现,中国电视机所谓的美满结局,不外乎加薪升职,或在婚姻里无往不利。而在美国经典影片《穿PRADA的女魔头》中,女主角在光怪陆离的时尚界里一路青云直上,但结局却是她选择遵循自己的本心,放弃待遇优渥的时尚业,回归她热爱的记者行业,过起她最初理想的平凡生活。
最后,教育也要为此负责。在人口众多的我国,高考诚然是综合考虑下最理想的制度,中国教育中本质的竞争无可避免。但我们可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增添更多的人文关怀,而不是将教育一味的工具化。法国便是可供借鉴的例子:法国的高中教育分为文理哲类,哲学也可以是高考的方向,并且作为基础学科贯穿教育的始终。当一个人在他的青春时期,就能接触到伏尔泰,洛克,亚里士多德,这些人类精神智慧的结晶,知道教育并非是工具,那么对于他个人价值观的形成都将大有裨益。
无论身处市井还是高台,心灵深处都可以留一方净土,保一泓清泉。问题在于是选择在“忙”中“心亡”,还是隐于市。天才选择脚踏实地,自然不是坠落,而我们对他的自由选择更应该有发自内心的尊重。
来源:荆楚网
作者:洪清扬
学校: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