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微信上突然出现各种各样用户自发组织的“对骂群”,例如“康师傅统一对骂群”、“吃香菜、不吃香菜对骂群”、“街舞VS社会摇互骂群”等等。这些对骂群一开始只是简单的互怼,但随着数量的不断壮大,有些群里出现了谩骂、地域歧视等不文明行为,甚至还有色情、赌博等不良信息。针对这一现象,6月8日,微信官方特地发布声明,明确表示将对存在违规行为的帐号或群进行处理。
人们最初加入各种对骂群大多是出于一种有趣、好玩的心理,在对骂群里大家也不是纯粹的互怼,有些用英文互喷,有些用诗词尬聊,还有些选择用Rap唱出自己的不满……只不过发展到后面事情却变了味,许多对骂群逐渐演变成简单粗暴的情绪宣泄愤口,脏话连篇,污言秽语横飞,更有甚者还上升到人身攻击。
网友们在对骂群里面之所以会这么肆无忌惮,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身处虚拟的网络社交世界,大家谁都不认识谁,不用顾忌自己的身份,于是便纷纷顶着“对骂群”的名头各种宣泄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负面情绪,这对用户来说几乎不用任何成本。当人们处于一种无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很容易失去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同时在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宣泄原始本能便成为一群人的狂欢。
人们为了缓解现实中的压力和焦虑进行适当的发泄本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毫无意义的对骂是否真的有用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一味地逞口舌之快可能会带来一时的心理快感,但宣泄之后,烦恼和焦虑并不会随之消失,反而还会使自己变得更加焦躁。
此外,用户应该清楚,即使是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也不是法外之地,根据微信平台出台的针对“对骂群”的处理办法:对微信群明确存在整体恶意的,将会实施限制群功能处理;将根据用户投诉提交证据进行核实,如举报内容存在违规,将立即处理。近年来,对于微信群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规范严格,2017年国家网信办就曾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因此人们在对骂群里的情绪宣泄也应有度,不能触碰法律的底线,否则若只为图一时之快就惹祸上身,未免也太不值当了。
来源:荆楚网
作者:喻俊梅
学校: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