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言传身教
2018-06-12 16:00:00 来源:荆楚网
近日,南宁市公安局地铁分局将一名多次偷手机的男子抓获。该男子每次作案,都带着自己4岁的女儿做掩护,而且男子丝毫没有意识到,他这样做,对幼小的女儿今后成长会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6月11日《当代生活报》)   4岁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能够听懂家长的话,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具有强烈的模仿性,但知识浅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个时期养成的很多习惯都会影响他们终生。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甚至脾气秉性,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   儿童心理学家哈维·阿姆斯特朗说,儿童们总是在试图了解行为的界限,因此父母、老师对他们行为的反映尤其重要。孩童时期,父母、老师应该告诉他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偷人手机是种偷窃行为、违法行为,父母应该正确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行窃的危害并杜绝孩子行窃行为的产生。光是看到父母行窃这都有可能给孩子内心造成不良影响,报道中的父亲竟还让孩子参与其中,让孩子给他的偷窃行为打掩护,这不仅是该父亲对孩子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他极度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可能那时,他的心里只有那不义之财,孩子变成了个暂时用来打掩护的工具。父亲这样地“言传身教”,极易让一个正处在在认知期,缺乏分辨能力的4岁孩子认为,偷人手机这种偷窃行为是可以做的,偷窃行为是一种正常行为,进而造成孩子认知的错误。   也许报道中的父亲觉得,一个4岁的小孩,理解能力有限,说不定这件事儿不久她就会忘却。从生理学角度来说,3到6岁是孩子一生中记忆力最强和接受事物最快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极其微弱,对于很多事情,他们无法分别对错,只会简单的模仿,而这种模仿往往是无选择的模仿。2015年3月,安徽凤阳县一4岁的男孩童童,模仿《熊出没》中的情节,和小伙伴跑到井盖上跳舞,不料掉进数米深的水井中,经民警冒险下井底救人,才成功将他们救了上来。动画片中的情节都让孩子“入戏太深”,将其在现实生活中模仿,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更容易被孩子模仿。   父母作为孩子最熟悉最亲近的人,成为了他们的首要模仿对象。父母的一些不良行为频频出现,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反复强化的过程。报道中的父亲多次行窃都找孩子为其打掩护,对这个4岁孩子的就起到了反复强化的作用,极易让孩子学会偷窃这不良行为。而且若不及时纠正孩子,模仿久了,这可能就变成了孩子的道德行为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   言传身教是父母最高明的教育方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母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正确引导孩子,成为孩子成长的方向标,让孩子学会做人,正确做事。   来源:荆楚网   作者:刘锦兰   学校:广西大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