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中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的发布对调动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在新时期增强担当作为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意见》所明确的方向原则,干部管理工作应当更加注重专业性、科学性、统筹性,让基层干部成为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施者、践行者、推动者。
理顺“专”与“通”。近年来,基层党政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拓宽,呈现交叉多元属性,部分基层党政部门也提倡“打通使用”,名曰“扁平化管理、多属性融合”,各项任务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干部频繁“跑场”,看似工作“横向到边”,但实际却难以“纵向到底”,容易造成“脚踩荷叶、浮在面上”,长此以往更易导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人浮于事的情况。《意见》指出要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高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因此要注重理顺业务技能的“专”与能力培养“通”的关系,要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培训,突出精准化和实效性。发扬“匠人”精神,专心致志研究本行本业,实现“干一行、精一行,做一事、成一事”,变成行家里手。同时,要注重强化通识性、普遍性知识能力的培养,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
把握“严”与“宽”。党的十八以从严治党力度加大,伴随“八项规定”等党规党纪相继出台、巡视巡查力度加强、电视问政、随机暗访管理方式增加,各级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部分干部也逐渐产生“创新忧虑症”,“法律没有明确,能不能搞?上级没有这样规定,能不能做?”各种疑虑积累发酵,影响了工作局面的打开和工作方式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各级各部门应当正确把握干部管理的“严”与“宽”,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通过明确干事创业正面和负面清单、制定创业创新规则制度等为“敢于创新的干部创新、向敢于担当的干部负责”。同时,要画出纪律“底线”、讲清政治“规矩”、摆出正反“案例”、坚持严格执纪,对那些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精神萎靡、甘当“太平官”的干部加大整治,切实创造干事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融合“统”与“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地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干部管理工作更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强化党对各级干部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行、执政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引导。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同时,要注重因人施策、分类管理、分别指导,在制定执行干部政策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干部在建设伟大事业中的力量,形成共同创造的强大合力。要兼顾个性差异,出台更能体现行业特色的管理办法,力求把好干部标准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内具体化。针对多元需求,采取多种激励措施,解决不同困难,化解后顾之忧,从而激发广大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撸起袖子加油干。
来源:荆楚网
作者: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