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为《罗振宇的骗局》的文章爆红朋友圈,直指以“罗辑思维”为代表的互联网付费知识产品的弊端,引发网民集体声讨。
在2016年“付费知识”产品井喷、短暂填补了人们的“知识焦虑”之后,越来越多人质疑产品背后的“知识变现”手段:以过度营销刺激功利性学习并以此牟利。更有人直指这些“知识快餐”带来的只是“二手的知识泡沫”。
笔者认为其实不然,把关“生产”加上合理“饮食”,“知识快餐”也可品得有滋有味。
知识付费,本质是通过交易手段进行知识共享,它通过市场规律和便利的互联网传播达到信息的优化配置。它将知识生产与获取由线下转为线上,由一对多转为多对多,并与教育业、出版业、广告业、咨询服务业有紧密结合。
其诞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遏制其发展必然是逆势而为。截止到2017年3月,用户知识付费(不包括在线教育)可估算的总体经济规模为 100 - 150 亿。据《2016知识付费经济报告》,50.3%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渗透率最高的是订阅付费咨询和付费资料下载。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为知识付费实则是一符合契约精神的等价交换。
知识付费本身优势明显,“知识快餐”有其“快”之道。从社会角度来讲,它高度整合社会认知盈余,最大限度和高效利用社会智力资源;从个人角度来讲,把知识分门别类,一方面帮助人们就兴趣点快速检索,另一方面帮助人们激发潜在兴趣,拓宽知识面;而高度凝练的知识点加上生动幽默的授课方式,则把知识精华“先提炼再打碎”,让部分缺乏主动学习能力和效率的人更易“吸收”,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而就人们质疑的“二手知识”来说,知识无好坏之分,更无须在“一手”“二手”之间划清界限。广义来说,阅读他人写的书籍、听讲座等都是在获取别人理解和加工过的知识,这并不等同于被动灌输。相反,被加工过的食材可能更加“入味”。
“知识付费快餐”给消费者带来的除了知识之外,还有精神上的慰藉。喜马拉雅FM上丰富的内容为无数在路上的孤独灵魂带来陪伴,《好好说话》也许给失恋的人带来新的指引,某堂有趣的微课也许让某个苦闷的生命笑出声来……
诚然,现在的“知识付费”产品存在不少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缺乏有力监管和相关法律加持,一些低端平台靠贩卖鸡汤和成功学刺激冲动消费、靠包装“知识网红”博人眼球……但这不是“知识付费”本身的弊端,而是行业体制中的漏洞。当行业体系逐渐完善,市场筛选机制逐渐成熟,“良币”必将驱逐“劣币”。
另一方面,“知识快餐”不可能迎合所有人的口味,认知上的误解和过高的期待值都会给“品味”的过程大打折扣。“知识付费”适合有一定甄别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能以相关产品为“切口”,挖掘到自己兴趣点的用户。如果缺乏思辨、被动接收,它必然不能完全符合你的需求;而若自身有很强的学习和整合能力,则会觉得这一过程零碎而肤浅。
所以对于“知识付费”产品的生产来说,需要往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2016知识付费经济报告》中指出目前知识付费用户的满意率仅为38%,而体验型消费逐步成为消费领域的趋向。所以,对于生产者来说,应当一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和多媒体交互功能,为不同层次消费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模式,迎合不同的精神需求;一方面深入挖掘稀缺知识,并进行跨界整合,为专业人才提供服务。
同时,生产还需要严格的质量把关,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对不同的产品进行评估、分级,并注重保护知识产权。
“知识快餐”人人可吃,却不是人人会吃。对消费者来说,不应被动填鸭,它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们“品尝”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培养人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坚持下去。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如若用细嚼慢咽代替狼吞虎咽,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味,长久地品味,反复地咀嚼,深入地挖掘,则定能窥得“食材”的全貌,并将其消化于心。
来源:荆楚网
作者:陆笑頔
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