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关停违背环保初衷
2018-05-29 15:16:00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一刀切”关停违背环保初衷

  环保“一刀切”是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问题,必须从加强政治和作风建设的高度,对其实施严格的督察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只有如此,才能让各级政府学会积极服务于企业、服务于民生,以扎扎实实的环保工作,促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形成。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将于近期陆续进驻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10省(区),对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生态环境部近日研究制定《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意见》要求,督察进驻期间,被督察地方在整改工作中要制订可行方案,坚持依法依规,注重统筹推进,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相关报道见A4版)

  此前,在2016年、2017年两年间,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实现了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开出超过14亿元“环保罚单”,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8万多个,取得显著成效。在掀起“环保风暴”的同时,中央环保督察组还落实了严抓严打严问责,要求各地积极整改,推动解决群众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但是,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相当的“顽固性”,为防止环保整改出现“一阵风”现象,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将于近期开展“回头看”工作。

  环保督察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将环境保护督察结果纳入到绩效考核中,来评价和改进相关部门及领导干部的环保成绩,进而发挥有效的奖惩作用。与其他政策工具相比,环保督察最大的特征是具有“强制性”,对相关地区及部门构成了较大工作压力。然而,这种环保压力在一些地方并没有转化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的动力。某些领导干部在压力之下,更习惯于动歪脑筋,他们不是汲取教训切实推进问题整改,而是采取各种敷衍应对做法,以此蒙混过关。

  一些地方在环保检查期间,经常使用的“一招”就是,对众多企业、商户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行为。这种“一刀切”关停,不仅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同时,也是对环保检查督察工作的敷衍,是一种严重的环保欺骗手段。

  环保检查过程中,易出现被“一刀切”的行业或领域包括,城市管理、生活服务业、养殖业、工程施工、工业园区、采砂采石采矿等。此前曾发生过,一些地方为了应付环保督察,禁止汽车钣金喷漆导致修车店洗车店大批关闭,小吃摊、屠宰场、养猪场遭取缔,甚至一些豆腐作坊也被迫关了门。还有一些企业,付出巨大代价购买安装了环保设备,但在检查期间却遭到与污染企业同样的关停待遇。在一些地方,环保督察期间,工厂关门、菜场停业、烧烤停档,连收废品的都消失了,然而,环保督察组走后则是一切照旧。

  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开展“回头看”之际,必须谨防一些地方再次使用“一刀切”关停手段欺骗督察人员。由于在此前第一轮环保督察中,一些地方通过“一刀切”关停侥幸过关,督察组离开后,当地污染问题势必出现反弹。当前环保督察即将开始“回头看”,在“回马枪”的压力下,那些始终疏于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地方政府,极可能再次将“一刀切”关停当做过关手段,通过“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应付督察组。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则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一些地方“一刀切”关停的敷衍做法,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困难,给环保督察造成了负面影响,严重违背了环保工作的初衷。

  环保“一刀切”是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问题,必须从加强政治和作风建设的高度,对其实施严格的督察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只有如此,才能让各级政府学会积极服务于企业、服务于民生,以扎扎实实的环保工作,促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形成。 (樊大彧)

责编:刘思

  • 相关阅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