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和鞭策。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关键是要让担当有为者有位、消极无为者失位,形成鲜明的导向,使广大干部知所趋赴、有所敬畏。(5月24日《人民日报》)
为政之要,贵在躬行,重在干事。干事,是勤政,只有干事才能解决民生难题,才能推动一方发展,才能换来群众满意和赢得群众拥护,真正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干净”,是廉政,是为政之德。清廉自守、干净干事,就会出正气、出形象、出威信,出号召力、凝聚力、带动力。干事和“干净”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状态和应尽的本分,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或许“干净”比干事更重要。当既“干事”又“干净”相辅相成,这无疑是国家之幸,地方之幸,民众之幸。而,“担当干净作为”方能行稳致远。
古人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其大意可以理解为:用兵的原则,从心理上瓦解敌人,使对手投降是上策,强攻城池是下策;以攻心战为目标才是上策,以武力取胜却是下策。简而言之,干净是最根本的“底线”。当“手干净”不取不义之财,“嘴干净”不乱吃、不乱说,“腿干净”不去不该的地方,危险也就会接踵而至。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突出事业为上、以事择人,把衡量担当作为的标尺亮出来,亦得把信念坚定,头脑清醒,干净做人、踏实做事,守住干净这个底线“晒”出来。
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结果。不可否认,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在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下,“灰色收入”被掐断,便应运而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等错误思想念头不乏存在。认为只要自身不贪污腐败,就是所谓“廉洁奉公”,看似明哲保身,实则碌碌无为。殊不知在其位不谋其事,行政上的不作为也同样贻害社会。为官不勤,也是一种变相的腐败,依然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因为廉洁固然是必要的,但为官一任,有所担当作为更是必须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干部干事是最根本的职责,干净是最起码的准则,不干事肯定会误事,不干净迟早要出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干净”为先,更能成为领导干部想干事、干成事,负责任地干事、干负责任的事航标,才能真正把干事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体现,把廉洁从政作为为官处事的基本原则,秉公用权,慎独慎微,把心思用在想干事上,把勇气用在敢干事上,把本事用在会干事上,把作风体现在善共事上,把目标定位在干成事上,守得住底线、耐得住寂寞,从而确保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无愧于党和国家的重用,无愧于人民群众的重托。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党员干部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改善民生和解决具体问题的重要参与者,都当以干事为荣,以为官避事为耻,更得以“干净”为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坚守公私分明界线,方能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为一体,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政治本色。
稿源:荆楚网
作者:鱼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