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的流动老人健康服务专题调查显示,在全国2.47亿流动人口中,流动老人将近1800万,占了7.2%。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构成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其中,照顾晚辈比例高达43%。记者对话了几位“老漂”妈妈,她们的苦乐,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生活被孙辈彻底套牢,但付出得越多,反而越被儿女嫌弃;而当孙辈甜甜地叫上一声“奶奶”“外婆”,她们又喜笑颜开,烦恼烟消云散。(5月16日《钱江晚报》)
本该在故土安度晚年的老人们,为了帮助子女照顾晚辈、操持家务而漂泊异乡,媒体将他们称为“老漂族”。这些被孙辈“绑架”的中国老人,大多保留了省吃俭用的传统习惯,操持家务,带娃接送娃上下学,为子女减轻了不小的生活、工作,乃至经济压力。但不少老漂表现出了明显的孤独孤僻,甚至抑郁症状,在这批老漂族的世界里,精神往往比物质更加匮乏。
子女们趋之若鹜“天堂般”的大城市生活,未必也是老漂族想要的。为子女带娃,从来都只能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孩子磕了碰了病了,毕竟自责难过间,谁还会在乎这样的晚年生活到底是谁想要的?当失眠健忘成为了常态,内心的紧张与情绪上的压力,往往会因无法释放与排解而更加失落,久而久之,这抽离故土后的无法自拔便显得更加萧索。
人有三个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物质世界是追求富裕,是幸福的基础;精神世界追求自由,是幸福的依靠;情感世界追求温暖,是幸福的支柱。老漂族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如果长期失去供养,实际上就是斩断了他们幸福的翅膀,留下的心理缺陷与失落也逐渐外化成为社会现实问题。老人们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面可以有效整合家庭资源,共同应对养老和育幼的双重挑战;另一方面,当一个随迁老人面临被“连根拔起”的新生活时,家庭成员间的摩擦和冲突很可能加剧。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责任观,无法拉近的层层代沟,都让老漂族与子女的矛盾在得过且过的妥协中愈演愈烈。辛苦与孤独,焦虑与困惑,婆媳关系的话题式隔膜,也在孙子孙女的逐渐成长中,成为痛并快乐着的无形枷锁,天伦之乐,悠然自得,在一步步负重前行中蜕变成了岁月的蹉跎。
城市“老漂族”不断壮大是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同时反映出中国家庭养老模式的合理性和隔代育幼的现实性。正如专家所说,“漂泊的老年一族要做到老有所安,既要内安其心又要外安其身,这需要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前者强调孝亲敬老的代际反哺,后者重在破除医养分离的制度藩篱。”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育儿方法。年轻人自己带孩子,一样会走很多弯路,所以,年轻的父母应当给自己的父母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求;对自己多一点要求,少一点借口,让幸福在代代相传间随心游走。
来源:荆楚网
作者: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