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京
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15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较2016年的4.65本略有增长;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12本,略低于2016年的3.21本。
在信息技术时代,“阅读”正发生着形态和内容的剧烈变化。最集中的体现,就是阅读载体的丰富性。除了传统的纸质书之外,诸如电子书、手机阅读,都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而最近兴起的有声读物,甚至让阅读不再只是“用眼看字”。
在这样的现实下,我们有必要对阅读的内涵进行重新理解和认识。首先,阅读的形式已经不再是关键问题,电子读物里同样有纸墨书香。事实上,新的阅读载体还具备着一些优势,比如对场景的适用更加多元,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阅读的成本。轻薄的电子阅读器,就明显更适于旅途环境。
同样一本书,是用电子阅读器、手机还是原版纸质本阅读,并不影响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无论你是喜欢传统纸书的厚重,还是喜欢电子读物的方便易携,或者干脆喜欢在闲暇时“听书”,这都仅仅是一个阅读习惯的选择问题。纸书并不一定意味着深刻,电子读物也不一定意味着浅薄。
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样的阅读?在阅读和信息获取日益碎片化的时代,这个问题的意义或许更加凸显。
就阅读的目的来说,无论使用什么介质、载体或形式,应提倡高质量的阅读。
阅读的高质量,一方面指的是阅读内容的高质量。手机上的网络段子、心灵鸡汤乃至娱乐八卦,同样是阅读,也有一定的市场。但这些内容着重某种浅层次的感官刺激,缺少精神内涵,对个人的提升作用无几。长期耽于这样的阅读,甚至会造成个人的专注能力、思考能力的下降或“退化”。
高质量的内容,不限于领域、不限于体裁,但应该有一条通行的标准:经得起时间考验和读者挑选的经典作品。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曾经被认为仅仅是休闲娱乐读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文学价值开始日渐凸显。特别其译本在海外的一纸风行,更是彰显了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力量。
另一方面,阅读的高质量也体现在方式上,其中的关键词,就是“思考”。
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做出过很好的表率。他曾经提出:“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为自己的,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为活的,为我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读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
当然,每个读者的兴趣、知识结构、社会阅历乃至年龄层次的各不相同,在阅读上不可能有一定之规。但对高质量阅读的追求和提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高质量阅读的价值,不仅在于对个人精神层次和思想水平的提升,事实上也是提升个人生活品质的必要途径。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