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订回T”,看到推销短信后,成都市民阿琳(化名)回复了一个“T”,希望不再收到这样的短信。然而,连续回复多个T后,垃圾短信不仅没有被“退订”,发送的频率反而更高了。(4月17日澎湃网)
按照退订提示操作,结果非但没能退掉推销短信,反而受到短信的频率更高,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费解,这种结果背后不仅是对用户权利的严重漠视和侵犯,也是对相关法规的无视。
消费者消费后,往往都会接到一些商家推送的推销短信,这些短信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巨大干扰,也侵犯着消费者权利。按照正常的逻辑,消费者消费后,就结束了和商家之间的交易,但是事实上,一些商家在交易中设置了短信推销功能,消费者只要和商家产生联系,就会无休止地接收到商家的推销短信,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商家在消费者的交易中,掌握了消费者的手机号等个人账号,然后根据这些账号推送信息,另一方面,一些商家在二维码中植入推销信息,消费者一旦扫码支付,就很容易不自觉地关注到商家的公众号,继而被动接收到商家信息,也就是说,消费者接收到商家的推销信息,很大程度上是落入了商家设置的圈套或者陷阱,没有经过消费者同意,私自推送信息,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侵犯着消费者权利,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被动接收了商家信息,还没有办法退订。这就让人无法容忍了,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的一种绑架。
平心而论,商家通过发送短信来推销,无可厚非,也是一种正常的商业手段。但是,这种手段却应该建立在消费者知情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消费者不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退订,这不仅是一种商业道德,也是对消费者的尊重,更是一种明智之举。这样才能起到积极市场效果。可是事实上却恰恰相反,推送短信不仅没有事先征得消费者同意,而且还无法退订,这就容易让人反感,也容易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其实,很多推销短信中是附带退订提示的,比如,回复“退订回T”等,但是事实上,这种提示只不过是躲避法规的一种幌子,根本无法达到退订效果,明明有退订提示,但是却无法奏效,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骗,更严重违反着法规规定。
关于短信息退订,我国法规有着明确规定,《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要求:“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消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消息……”正因此,很多公司发送营销短信才会加上退订方式。这种阳奉阴违是对法规的严重践踏和挑战,对于这种行为,一方面,消费者应该提高警惕,在日常消费中,应该注重个人信息安全,不要随意扫码,不要轻易添加商家微信,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监管,严厉整治,对违反法规的、侵害消费者权利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通过法治清除推销短信对消费者的骚扰和影响,维护公众合法权益。
来源:荆楚网
作者:朱雀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