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一段女子高铁上日语怒乘警骂乘客的4分钟视频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舆论的利箭瞬间射向了该女子。但据《半岛晨报》4月10报道称,经记者调查发现,该乘客是精神二级残疾,针对这一视频,大连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张嫚也呼吁公众理解。
互联网时代,博人眼球的新闻此起彼伏,以此为例,其兴起也勃焉,其消弭也忽焉。等到真相来临,却鲜有人关注。
但笔者注意到,张嫚主席在呼吁公众的同时,表达了对高铁乘务人员理性和耐心的处置的赞扬。确实,在4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们一直是以陪伴者、协调者的身份在尽可能地维持秩序,避免了事件的进一步激化。
我们在群情激奋的喧嚣中不断释放情绪,却很少有人关注到列车员的不易。不文明的行为,牵动着人们的敏感神经,不听劝女子更让人愤怒,但四个小时的兴奋躁动,我们却并未察觉出异常。事物反常即为妖,由此引发的口角和冲突不过是一群正常人与精神病人的“非正常”较量,这虽有点事后诸亮之嫌,却也反映出我们所欠缺的思考力和洞察力。
其实,燥热的环境是共同炒热的,腰包“鼓起来”、生活“阔起来”,使很多人变得焦急,没有耐心,逐步远离了物质匮乏的窘迫,却又浑然不觉地陷入了另一种窘境。“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充满诗意的语言,道出了一些人“脑袋”轻于“口袋”、灵魂跟不上身体的尴尬状态。所以,从这场4个小时的“较量”中,我们更能体验到列车员表现的沉稳、理性和耐心。
看得见的硬伤容易修复,看不见的短板却难补齐。公共事件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善良,也可以照出丑陋。文明并不是不说脏话,不乱扔垃圾,更表现为置身公共事件时的冷静与理性。文明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当以每一次公共事件为契机,看到自身的不足,也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文明不是口号,仰赖践行去成全。因此,与其做一个义愤填膺的“键盘侠”,莫如反思己身。如果说,遵守公共空间的秩序与规则是底线要求,那么,主动为别人着想、做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则是更高境界。别对一个精神病患者过分苛责,也别对在高铁上吃泡面的人恣意凌辱,当你歇斯底里的指责和谩骂时,其实最丑的只有自己。
让自己更加理性,其实也是在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过一种更值得过的生活。回过头来看高铁列车员,他们作为服务者,在调和矛盾中展现的个人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令人敬佩。你可以说这是他的职业要求,但没有长期的素养沉淀,定难在处理公共事件中表现的游刃有余。
记得一位西班牙作家说过,“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是啊,礼之用,和为贵。理性和耐心是处置公共事件的润滑剂,让自己静下来,才能有礼,才能和谐。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陆玄同